「嬰兒應該餵食全母乳」、「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跟母親同室」、「全職媽媽比職業婦女更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 這些在過去二十年被奉為育兒聖經的教條,讓許多做不到的母親充滿罪惡感,甚至大幅增加了產後抑鬱的比例。
即便像德國這樣被公認是全世界最開放先進的國家之一,「子女年滿三歲前都該由母親照顧」,這種想法依然盛行。世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像德國這樣,如果母親在子女三歲之前將他們託付給別人照料,母親自己便會深感內疚。
這樣的擔憂有道理嗎?德國心理學教授 Stefanie Jaursch 的答案很明確:「完全不合理!」相反地,她認為職業婦女教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抗壓。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Rachel Lucas Thompson 將過去五十年托兒研究相關文獻做了總整理,重新仔細檢視之後發現:「母親在他們年滿三歲前就返回職場的兒童,日後並不會比有全職媽媽照顧的兒童更容易在課業與行為方面出現問題。」
這些研究中有不少並非短期紀錄,某些甚至從童年一路追蹤到成年,結論不僅是「職業婦女並不會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其兒女甚至更少有心理問題如自我懷疑、抑鬱症或恐慌症等。
如果把這個研究結果做一句話的總結,對當代所有職業婦女可能是天籟之音,那就是:「媽媽們,放輕鬆!養兒育女其實不必盡善盡美。」
致力於研究公共托嬰對幼兒心靈影響的發展心理學者 Lieselotte Ahnert 追溯了原始人類育兒模式後發現,並非現代人才有托嬰的行為發生。
有一類種族如喀拉哈里(Kalahari)的昆人(Kung),子女出生後的最初三年,母親幾乎無時無刻不將他們帶在自己身邊,母親與子女處於近乎共生的狀態。但中非的艾維族(Ewe)則會把自己的嬰兒不斷交給別人帶。每個艾維族的寶寶平均擁有 14 個保母,其中有些甚至會幫寶寶哺乳。有時幼兒一天只有不到 5 分之 1 的時間待在親生母親身邊。這顯示育兒並沒有所謂的天性或準則。
對應回現代,Lieselotte Ahnert 認為,那些無法享受母親全天照顧的兒童,將更有機會從托兒所獲益。相較於全職媽媽照顧的兒童,母親投身職場的兒童較不具攻擊性或過於膽小。提早與家庭以外的世界接觸,甚至更有利於兒童的心理發展。
這類學派認為,滿週歲後,「擴大與社會的接觸」可促進幼兒發展。幼兒應當朝這個世界跨出第一步,這樣他們才能脫離母親,進而創造各種屬於自己的經驗。一項名為「啟蒙計畫」的研究也發現,待過日間托兒中心的兒童,智力測驗的成績明顯優於待在家裡的兒童。到了中小學階段,他們在閱讀與算術方面的能力也比較好,日後就讀大專院校的比率同樣比較高。
反對者稱,相較於待在家裡讓母親照顧的四、五歲孩童,上托兒所的小孩更容易表現出叛逆的一面。
不過支持者稱,異常行為並不必然是負面。若孩子敢於和老師或父母發生衝突,或許是因他們比其他孩子來得有自信。
教養之道自人類文明啟蒙以來就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每一個孩童的成長過程充滿了數千億種變數與排列組合,再多的研究也無法套用到獨一無二的個人。重點在於:教養無所謂對錯,父母實在不需要活在他人的眼光與論斷之下,選擇自己最自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