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印度自殺率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殺往往被視為一個富裕世界的問題,但在印度卻很常見。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16 年,印度自殺人數或多達 23 萬人,比 1990 年增加了40%,幾乎是之前所估計的兩倍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的 Rakhi Dandona 表示,之前對自殺事件的估計完全依賴警方報告,但往往低估了情況。尤其因為在今年之前,印度法律仍視自殺為刑事罪行,人們或因羞恥或害怕遭警察介入而隱瞞事實。她的團隊檢閱過去 25 年中一系列全國性醫療記錄,包括近 50 萬份屍檢報告,從中得出新結果。

新數據顯示,雖然印度佔全世界人口 18%,印度佔全球女性自殺事件的 37%,男性為 26%。對於 15 至 39 歲的印度青年人,自殺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印度的自殺率其實與全球一樣,都正在下降。可是,儘管全球女性的自殺比率自 1990 年以來下降了一半,在中國下降了 70%,但在印度卻只下降了 25%。世界衛生組織 2014 年有關各國婦女的自殺情況調查,發現亞洲女性自殺率為全球最高。所有因自殺而死的女性中,有 60% 來自印度和中國,可是,在過去 5 年中,中國農村婦女的自殺率急劇下降,但在印度,這數字仍居高不下。

年齡在 15 到 30 歲之間的年輕女性比老年婦女自殺率更高;30 歲以後,女性自殺率大幅下降。研究另一名作者 Lakshmi Vijaykumar 解釋,30 歲以下的印度婦女面臨重大的生活變化和婚後的社會壓力,在父權制的家庭環境中,被剝奪了基本的自由。但是 30 歲以後,大多數女性都生了孩子,而且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發生變化,即使壓力和困難仍在,她們的注意力也轉移到小孩身上,自殺傾向便因此較低。相反,男性無論年齡大小,自殺率都相約。

印度之大,各州之間亦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例如,南部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婦女自殺比率是東北部叢林中的米佐拉姆邦(Mizoram)的 10 倍。在最貧困的比哈爾邦(Bihar)的男性,比率反而比印度科技產業中心卡納塔克邦(Karnataka)要低 ,卡納塔克邦是比哈爾邦的 4 倍。Dandona 指,尚未能理解各邦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南方印第安人可能傾向將他們的麻煩內化,而北方人則用語言表達,但這只是純粹的猜測。」

此外,印度宗教團體和種姓制度的影響亦未清楚,儘管有證據表明穆斯林比基督徒和印度教徒自殺可能性較小,而自殺率似乎隨著財富和城市化而上升,然後再次下降,他們推測也許是因為人們習慣了城市化的新環境。

樂觀的是,未來自殺率可能會繼續下降,速度甚或會加快。無處不在的電視和手機減少了個人的孤立感,例如遭到奶奶壓迫的媳婦能減少感到孤立無助。通訊方便還令更多印度人能接受尋求心理問題方面的援助。

自殺罪非刑事化,將使討論和調查問題變得更容易。今年較早前,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了一個更富同情心的觀點:「也許它可以論證為,生命權和死亡權不是兩個獨立的權利,而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如果生命權只是決定繼續生存的權利,而且還沒有包括決定不繼續生存的權利,那麼它將是只是生存的責任,而不是生命權。」相信此觀點並非鼓吹自殺,須知只怪「罪」自殺者,於事無補;要降低自殺率,關鍵還是在於溝通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