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 1933 年起,為避開烽火動盪,將北京故宮博物館的重要文物分 19,557 箱輾轉搬遷,最終全數安全遷至台北,堪稱壯舉。
法國羅浮宮也經歷同樣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投降德國,為免納粹擄走羅浮宮珍藏,以及避開交戰雙方的轟炸和戰火,管理法國國立博物館的總監 Jaques Jaujard 指揮搬遷行動,將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國王王冠等都及時運走。
根據 Gerri Chanel 的著作「拯救蒙娜麗莎(Saving Mona Lisa)」,自 1939 年 3 月德奧合併,羅浮宮藏品搬遷計劃就開始醞釀,8 月 25 日德蘇宣佈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任職國家博物館總監的 Jaujard 就開始指揮搬遷行動,對外宣佈閉館 3 天,羅浮宮博物館職員、羅浮宮學院學生,以及在博物館商店工作人員共 200人,開始拆除畫框,將雕塑裝箱,按等級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排序搬走:絕大多數藏品貼上黃色標籤,重要藏品以綠色標註,鎮館珍藏以紅色標註。「蒙娜麗莎」裝在一個天鵝絨襯裡的木匣內,單獨封箱,箱子上獨一無二貼著 3 張紅色標籤。3 天內一共裝滿 1,268 箱,共 3,600 幅畫和其他種類的藝術品不等。
8 月 28 日藏品開始撤離,向盧瓦河谷(Loire Valley)出發,使用各種不同車輛掩人耳目,譬如法國畫家 Théodore Géricault 闊 22 英呎的巨幅作品「美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本身含有瀝青,可以說從來都沒有乾透,因此不能捲起,存放時必須保持直立,運送時使用的是拍電影的道具拖車,一度在經過凡爾賽市政廳的時候撞車,幸而沒有損壞這幅畫。
「蒙娜麗莎」則放在一輛救護車的擔架上,為了保密所有箱子都沒有標明內容,Jaujard 給「蒙娜麗莎」只寫了一個編號 L.P.0,L.P. 為「羅浮宮畫」(Louvre Painting)的代號,最先抵達香波城堡(Chateau de Chambord),日後數年內這批藏品經分散運往更偏遠的鄉間。
9 月 3 日法國正式向德國宣戰,Jaujard 下令撤走最後一件鎮館之寶「勝利女神雕像(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到 11 月,「蒙娜麗莎」運抵西北部的盧維尼城堡(Chateau of Louvigny),但這只是第二站而已。
1940 年 6 月法國宣佈投降,比利時、荷蘭和法國北部的大量人口為了避難,都湧往法國南部,導致法國境內的交通大片癱瘓,搬遷行動的風險驟增,羅浮宮藏品再度陷入顛沛流離,要防範的不止是納粹德國,還有「德偽」維希政府。此時「蒙娜麗莎」及另一部分藏品到達阿韋龍省的 Loc-Dieu 修道院。但是此地十分潮濕,不利藝術品的保存,這批藏品安頓不足數月,再度南下,10 月 3 日抵達蒙托邦的安格爾博物館(Angermuseumm),「蒙娜麗莎」被放在前蒙托邦主教的房間裡,此後兩年間發生過兩次意外,1941 年 12 月就在存放藏品的房間上方,房樑鬆脫倒下,幸而有驚無險;1942 年 8 月連日暴雨,博物館水浸,69 幅畫受損,其中並不包括「蒙娜麗莎」。
盟軍轟炸鄉間城堡也同樣帶來巨大威脅,1943 年眼看安格爾博物館有可能成為轟炸目標,Jaujard 下令,將所有藏品再度遷往蒙代城堡(Chateau de Montal),並由法國抵抗軍,聯繫英國廣播公司 BBC,向盟軍發出消息,軍方則以暗號發出回訊,諸如「范戴克感謝法拉納」(Van Dyck thanks Fragonard),「蒙娜麗莎微笑了」(The Mona Lisa is smiling),表示收到。經歷 6 年,直至 1945 年 6 月 16 日「蒙娜麗莎」再度回到羅浮宮。
納粹佔領期間羅浮宮一直保持開放,「蒙娜麗莎」從羅浮宮消失,導致謠言滿天飛,1945 年 12 月 12 日,奧地利阿爾陶塞(Altaussee)一家博物館聲稱,納粹在當地鹽礦有 80 車從歐洲各國擄來的藝術品,其中便有「蒙娜麗莎」真跡,戰後羅浮宮的那一幅是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複製品。由於 1942 至 1945 年內缺乏紀錄,羅浮宮對此一直保持沉默,然後才發放聲明,表示阿爾陶塞鹽礦的是「蒙娜麗莎」的複製品之一,編號 MNR 265,這一幅複製品也已經回到法國,從 1950 年至今,一直掛在羅浮宮館長的辦公室裡。
羅浮宮藏品是納粹覬覦的主要目標,除了希特拉想搬走部分館藏,在家鄉林茨另建私人博物館。其他納粹高官也各有目標,空軍元帥戈林(Hermann Goering)看中的是 16 世紀德國雕塑家 Gregor Erhart 的作品「抹大拉的瑪利亞(La Belle Allemande)」,外交部長里賓特洛普(Joachim von Ribbentrop)想要洛可可畫家 Boucher 的「狄安娜出浴(Diana Leaving Her Bath)」, Jaujard 在法國官員 Abel Bonnard 的施壓下選擇服從命令,這兩件藝術品最終在德國一個地下室尋回。
納粹佔領期間,除法國猶太人的私人藏品被擄之外,1943 年納粹也曾以「墮落敗壞」的罪名,焚毀法國其他館藏約 500 件作品,其中包括畢加索和克利的作品。但在 Jaujard 的守護之下,羅浮宮只有一件藏品被毀。1945 年 5 月戰爭結束前夕,一個德國戰俘在羅浮宮庭院裡躲避槍擊,踩爛了一具 4,500 年之久的古埃及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