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 —— 軟體動物生存之道

A+A-
近鏡下的海蛞蝓。

「死蛇爛鱔」式的生活,是懶人們趨之若騖的理想人生。不過一天到晚甚麼都不用做,像攤屍一樣臥在梳化或床上,只怕健康狀況堪虞。假如可以選擇,倒不如成為一隻軟體動物(Mollusca)。事關最近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顯示,軟體動物得以避過滅絕的「適者生存」之道,恰恰在於一個「」字。

一般來說,人們對物種之所以能得延續,大都按「弱肉強食」的道理去理解。然而,研究的合著者,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生物學家 Bruce Lieberman 卻表示:「或者從長遠來說,動物最佳的進化策略,是變得更懶惰遲鈍。代謝率愈低,其所屬的物種便愈有生存可能。『懶者生存』可能是更理想的生物觀。」

海蛞蝓外,海螺、扇貝、青口等不同軟體動物均在檢測之列。

研究團隊分析 500 萬年前至今,近 300 種現存於在大西洋流域的軟體動物,或曾存活物種的化石。同為研究合著者的 Luke Strotz 博士解釋:「大西洋裡,很多軟體動物均有化石紀錄,我們可以從化石中評估其新陳代謝。」科學家發現,新陳代謝率高的物種,更有可能跟隨恐龍的腳步一一從地球上消失。反之,代謝率不那麼快、能量消耗低的動物,活到現在的機會較前者為大。

文章指出,基礎代謝率(BMR)主宰生態網絡的構成,影響生物如何運用資源及其衰老速率。基礎代謝率是指身體在靜止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從不同物種對基礎代謝率需求的差異,或可預測其滅絕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通過比對數據,發現已消失於世上的 179 種動物,牠們能量的消耗程度,與現存的軟體動物之間差別顯著

已滅絕的軟體動物,可能皆需更高的代謝率,意味牠們要以更多能量,以換取物種的興盛。此外,研究人員認為,分佈範圍窄的物種,受高代謝活動的影響最大。Strotz 補充:「物種分佈範圍的大小,是導致滅絕的重要部分。範圍狹窄的物種,相信更有可能遭到滅絕。」相反,即使該軟體動物的代謝率高,但只要佔據廣闊的海洋空間,其存活可能性便更高。是以 Strotz 認同:「在生物層面,代謝率並非最關鍵的決定因素。生物的起滅由許多條件共同決定,而研究結果則肯定了生物的代謝率,是使其滅絕的一個組成部分。」

儘管代謝並非唯一指標,Strotz 提醒,假如考慮到氣候變化即將帶來的挑戰,代謝率與物種生存之間的聯繫更顯重要。「動物的最大壽命及新陳代謝率,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因此,任何全球氣溫的變化,都將影響到生物的生存狀態。」隨著溫度愈高,生物的新陳代謝率亦會相應提高。「代謝率成為預測未來滅絕模式的一個重要指標。」活在氣溫持續上升的世界裡,這項因素的影響力或愈益重要。

不過,是次研究僅集中於軟體動物上,能否作為所有生物的參考?對此,Strotz 表示:「鑑於我們所得數據的採集規模及其涵蓋的時間長度,相信結果適用於軟體動物以外的其他生物。當然,仍須進一步測試來確認」,「過去便有研究指哺乳動物及果蠅的代謝率與死亡率之間存在相關性,若其結果可以廣及哺乳動物,那麼是次研究或許亦能延伸至其他生物。」

回到懶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否能以延續生命為由,過一動不動的生活?Strotz 的答案或許要令閣下失望。因為研究使用的代謝率,代表該物種的平均代謝。這意味著,假如該物種整體傾向使用更少的能量維持生命,便提高生存的可能性。而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人類及靈長類動物的能量消耗水平已算低,故即使個體變得再懶,對物種存續亦不會有甚麼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