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發 WhatsApp 短訊,與收發電郵,同樣都是依賴文字,但為何我們愈來愈冷落電郵?甚至愈來愈少登入電郵的收件箱?究竟是甚麼原因,令我們放棄再以電郵進行私人通訊?
自 1992 年,歷史上首個手機短訊「Merry Christmas」從英國發出起,手機短訊技術發展便一日千里,由當初的 SMS 進化到智能手機上的各類即時通訊 Apps。全球每年發出的短訊數量已由 2012 年的 14.7 兆個,增至 2017 年的 28.2 兆個。
在這個手機短訊興起的過程中,曾經被視為最方便溝通的工具 —— 電郵卻遭取代,雖未至於完全消失,但大家都寧可以手機短訊找朋友,為何會如此?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理系教授 Michael Stefanone 解釋:「很多人都害怕電郵,因為它是個充斥不受歡迎的廣告、各種各樣垃圾郵件、騙徒佈置詐騙陷阱的渠道。」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任教商業寫作的 Aimée Morrison 舉例指:「假設你到 Gap 買衫,為了 3 元折扣優惠,你提供了自己的電郵地址,從此,你餘生每日都會收到他們寄出的電郵。」
面對嚴重泛濫的垃圾郵件,收件箱淪為永遠有待清理的垃圾崗,很多人每次按動「刪除所有電郵」的按鈕時,都有種莫名暢快感。
Morrison 還指出,電郵通常有特定的格式,即使是發電郵給朋友仍必須加上標題,有時還要寫上款和下款,感覺似正式公文,每次收發電郵都似一份苦差,每個回覆都可能要翻來覆去、斟酌文句,不及手機短訊來得爽快。
隨著我們收到來自老闆、客戶、甚至陌生人或公司的廣告電郵,大家就開始逐步放棄自己的電子郵箱,令電郵用於公事遠多於私事。「大家當初之所以享受電郵溝通的樂趣,因為當時沒有其他網上溝通渠道。」從 1990 年代開始,以電郵享受溝通樂趣的人數比例減少,不及用在工作上的人數。
對於 2000 年後出生的世代而言,他們成長期間智能手機不離手,電郵與他們有更大距離,私人溝通完全依賴手機即時訊息。不過,有調查亦發現,85% 的 00 後世代認為電郵依然是必要的溝通工具,雖然比例低於千禧世代(1980 至 90 年代出生)的 89%,以及 X 世代(1965 至 1980 年出生)的 92%,但足以顯示電郵未徹底被新世代淘汰。
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教授 Sharon Lauricella 過去 10 年都有提供手機號碼給學生,呼籲他們有問題可以隨時以短訊聯絡,一直以來沒有發生任何奇怪或不恰當的事。學生單純用短訊詢問功課相關的問題,或者告知上課會遲到,而不會咬文嚼字。
她研究 18 至 24 歲學生,使用電郵、短訊、Skype 與教職員溝通的習慣。結果亦印證她的經驗,學生普遍認為以電郵溝通比較論資排輩。「當其中一方輩份比較高,例如是學生對著老師,他們便會優先選用電郵作為溝通媒介;即時短訊或社交媒體,始終是同學朋友之間的首選聯絡方式。」
如此類推,手機即時短訊會否如電郵般,最終被更新款的通訊工具所淘汰呢?
維珍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傳理系教授 James Ivory 認為,這場革命已經發生,因為智能手機的高像素鏡頭,為影像全面取代文字短訊提供基礎。「Snap(Snapchat 母公司)容許我們以濾鏡令自己顯得更完美。」
自 2014 年開始,Snapchat 活躍用戶人數逐個季度增加,今年第一季全球已經有近 2 億用戶。Instagram 網紅、YouTube 的 vloggers 同樣豐富了視覺傳播文化,促使大家逐步放棄文字,而愈來愈多以影像溝通。
不過,Morrison 認為,對即時短訊真正致命的一擊,在於老闆會否發即時短訊給員工。可以想像,這一擊會令即時通訊喪失趣味,變成老闆發施號令的渠道,屆時大家便很可能轉投其他溝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