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給錢看人玩玩具

A+A-

YouTube 有一個影片的類型叫「開箱影片(Unboxing Video)」,無關頻道國籍,由英美中港到日韓都有不少人(叫網紅未免太肉麻)生產這種影像資訊。內容就是網購一堆商品,打開包裝然後玩弄,期間或者表演一下誇張的表情反應,完。客觀地看的確很傻,但事實上是很多人在看,熱門起來可以過數十萬觀看次數。

當然筆者不否認自己是與潮流沾不上邊的河底藻,無法從觀看體驗中理解有趣的地方在哪裡。於我眼中,整件事的流程如下:拍片者買堆東西來玩,你點進去看的流量,會化成廣告費流進拍片者的口袋,鼓勵他用賺回來的錢買下一件玩具,再生產差不多的影片。結果就是你給錢一個陌生人買玩具,然後在熒幕前玩給你看。為免幫他們增加觀看次數,好奇又未看過的讀者請自行 Google。

David Riesman 50 年代的著作 The Lonely Crowd

「開箱」和「評測」曾幾何時是同義詞,當我們在考慮要不要買某樣東西前,或者都搜尋過「XX 開箱」,看看其他人的評價。而在影像生產氾濫的時代中,人人都可以成為主播,「開箱」漸漸轉變成字面的意思 —— 純粹將箱子打開。即使內容毫無營養,仍然有一大批人前仆後繼地去看,其中一個原因是 YouTube 會推薦有關影片,只要看過一次就會看第二次。於是流行代表多人看,多人看會變得流行,尤其是社交媒體的世代中,普及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1950 年代美國社會學者 David Riesman 所做的電視媒體分析中,他指出現代媒體產業下,有一種增長的大眾性格叫「他人指向型人格」,這種人渴望被認同多於被尊重,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而且希望與他人同調。這種人格的完成形態恐怕就是今天的社交媒體使用者吧。

「開箱影片」中被開箱的是甚麼根本沒有關係,有的只是拍片者在吃東西。這些影片的原型都是「反應影片(Reaction Video)」,讓觀眾觀看熒幕前人物的反應,使他們達到情緒的共同性。所以我們渴望拍片者作出誇張的反應,而透過集體觀看這一系列的表情與身體動作,感受類似的公共性 —— 因為許多人都在看同一段影片,所以觀眾設想自己正在體驗他者同時在感受的體驗,而這種體驗理應是具普遍性的。

事實是這種普遍性是虛擬的 —— 說「虛擬」或者不太準確,因為影像媒體本來就是虛擬的。確切而言,觀看「反應影片」,與 Riesman 所身處的 50 年代的電視媒體,差別並沒有很大。透過視覺獲得的模擬同質性,只是情感上填補虛構的飽腹感,本質上我們仍然是 Riesman 的書題別無二致:「寂寞的群眾(The Lonely Crowd)」。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