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Anthony Bourdain 之後, 美國今年又有另外一位舉足輕重的飲食界人物去世:Jonathan Gold。
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不是來自他的食評,反而是他的紀錄片 City Of Gold。紀錄片內,採訪了很多間餐廳,每間餐廳都非常感激這位食評人,他開車在洛杉磯四處覓食的過程,既孤獨又專業。
這位美食評論家,來自洛杉磯,他是「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美食專欄作家,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和奉獻,可說是無私的。而紀錄片的名字,既以 Jonathan Gold 的姓氏為名,亦反映出洛杉磯作為「陽光之城」的意思,改得十分之好。
Jonathan Gold 是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以美食評論家身份,獲得美國普立茲獎的人。有趣的是,他不是寫高級餐廳聞名,反而是發掘名不經傳的小餐廳著名,他喜歡撰寫異國料理,台灣的臭豆腐(雖然討厭,但是他反覆吃了 17 次)、泰國北部的小吃、墨西哥的、埃塞俄比亞的,大隱隱於市的餐廳、美食車、小販,他的妙筆生花,發掘出餐廳和該菜系文化最有趣的一面。不少餐廳經他寫過後,馬上炙手可熱,多年後不少餐廳更加成為洛杉磯的傳奇。很多異國料理的餐廳,都是由移民開設,他們的生意突飛猛進之後,生活變好了,連子女也能夠完成高等教育,甚至進入高收入的行業,所以很多移民以及第二代特別感激 Jonathan。
- 紀錄片 City Of Gold 預告片。
我記得紀錄片內,他回到曾經寫過的泰北餐廳 Night+Market,2008 年,餐廳的第二代接手了,試圖把餐廳變得更地道更時尚,可是生意一落千丈,很多人覺得第二代並沒有將爸爸媽媽的心血延續下去,餐廳已經再不是老模樣,所以拂袖而去。但是 Jonathan Gold 的食評,令到洛杉磯人看到另一面:泰國北部,是泰國和緬甸的混血菜系,你們必須要忘記炒金邊粉、青咖喱之類的食物。後來他還帶了 Noma 的大廚 Rene Redzepi 去那間餐廳,第二代的東主 Kris Yenbamroong 憶述,Jonathan 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不要改變任何東西,你已經做得好好,不需要討好 Rene。」那時候他只有 20 多歲,對於一個沒有上過廚藝訓練學校的年輕人來說,這不但是一個肯定,更加是一個無私的鼓勵,對於他的家庭、餐廳,更加是一個救贖,現在他已經有 3 間餐廳,經常被雜誌選為新世代名廚。
試想想,Jonathan Gold 是以評論為生的作者,評論,有好亦有壞,要得到別人的擁戴,談何容易呢?在紀錄片的開端,我們可以看到為甚麼他如此值得尊重,他大量閱讀,準備非常多的資料,甚至有很多即棄式的手機 sim 卡,以便用不同的電話號碼和化名訂位,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他會看畢 10 多本書和雜誌才開始寫文章,一間餐廳至少要去 4、5 次,勤力做功課,文彩又好,他既寫美食亦寫音樂,文化深度在字裡行間輕然流露。他也是一位非常有人文關懷的作者,電影的後半段,帶出在 90 年代的洛杉磯,擁有多元的族群、躁動不安的氣氛,1992 年的洛杉磯大暴動中,我們可以見到 Jonathan Gold 利用自己的文筆和力量,以美食作為媒介,叩問、反映不同的種族生活、社區形態、人民關懷,接納多元種族和文化,將自己奉獻給他熱愛的洛杉磯。
作為一位美食評論家,他大可以每天進出不同的高級餐廳,和五十大名廚打交道 Selfie,甚至將餐廳的光環戴在頭上,撈點「油水」,可是他「不識時務」,寧願孤身上路,開著車,捐窿捐罅,繼續尋找全洛杉磯最好吃的 ta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