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世界末的華麗」:安德拉什大街

A+A-
安德拉什大街。 圖片來源:UNESCO World Heritage/Wikimedia Common

巴黎有香榭麗舍大道,而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則有安德拉什大街(Andrássy Avenue)。若然沒有此大街,布達佩斯也許就沒有「東歐巴黎」這個外號了。

布達佩斯本來是分割的城市,布達(Buda)與古布達(Óbuda)在多瑙河以西,佩斯(Pest)則在多瑙河以東。兩城與周邊地區在公元 1873 年結成大都市,而在那個時代,匈牙利國正逢大變革。

故事要從 1848 年說起。1848 年,法國民間起義,令奧爾良王朝(又稱七月王朝)終結,第二共和國成立,史稱二月革命。歐洲多國民間亦在此年起義,匈牙利是其中之一。

當時匈牙利受奧地利維也納的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 Monarchy)統治,維也納政府曾對此國諸多壓抑,例如在 18 世紀時,提高匈牙利貨物的出口關稅,又禁止匈牙利大部分貨物運入奧地利或波希米亞(Bohemia,今捷克)。當時新工業生產技術興起,歐洲多國政府也津貼商家建工廠,以生產大量廉價產品賺大錢,但此種資助金,獨是匈牙利人沒有。匈牙利勢力與財力愈來愈弱,無法超越奧地利。

相傳匈牙利人來自馬扎爾族(Magyar),匈牙利人多自稱為馬扎爾人,當地發行的郵票則印上「馬扎爾郵政(Magyar Posta)」。此郵票中的圖畫為布達城堡的登山纜車。(郵票為筆者所藏)

匈牙利人因外族的專制統治而受困多年,1847 年,佩斯市推舉科蘇特.拉約什(Lajos Kossuth)為議會(Diet)代表,就在法國二月革命及維也納革命發生後不久,科蘇特向議會提出法律改革。新法律簡而言之,就是以匈牙利人的主要民族之名建立新國家,即馬扎爾民族(Magyar)之國,此新法稱「三月法(March Laws)」(又稱「四月法」)。法例經國會投票後生效,但國會多數代表都不是科蘇特的同道,後來奧地利因此事出兵進駐匈牙利,各代表立刻辭職。科蘇特不得不主持大局,地位雖與國王無異,卻因無力指揮軍隊,終要逃亡,流落異鄉。晚年時,居於意大利都靈(Turin)。

1867 年,奧地利政府重審兩國關係,令三月法生效,自此奧匈兩地人建立聯合帝國,即奧匈帝國。新帝國成立後,匈牙利國的總理為久洛.安德拉什(Gyula, Count Andrássy)。久洛.安德拉什曾加入科蘇特的政黨,是他建立「馬扎爾國」的少數同道,在革命失敗後亦曾出國逃亡。

奧匈帝國成立,三月法生效,匈牙利國終於有了自主權,國人急不及待要挽回尊嚴,因此在 19 世紀末的數十年間,不僅將布達與佩斯及周邊地區結成大都市,市內亦大興土木,以令匈牙利如大國首都巴黎般摩登新潮。如此熱情,在安德拉什大街裡,不難看得見。

奧匈帝國成立後,有人提議建設新馬路,連接佩斯第五區及城市公園(Városliget)。這就是現今的安德拉什大街。大街兩旁屋宇的建築風格,多數是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當時維也納市區的房屋多為巴洛克風格(Baroque),匈牙利的建築師將古代希臘或羅馬的古風,融入大街兩旁的建築之中,或許就是要以此與維也納一較高下。大街地底建有隧道與路軌,隧道內行駛的列車全為電動,歐洲大陸首條地下鐵路就在此街,於 1896 年 5 月通車。

  • 布達佩斯首條地鐵線,亦是歐洲大陸(不包括今天的英國及愛爾蘭)首條地鐵路線,建於安德拉什大街地底,建築工人在地面挖出深坑之後,再在坑頂建上蓋,在蓋頂上建馬路供汽車行駛。此路線今稱為一號地鐵線(M1),當地人獨稱此地鐵線為 földalatti,即地下鐵道(underground)之意。

據說本來有人提議在此大街路面建設路軌,行駛電車,但也許布達佩斯曾經有 30 條路線之多,再建新電車線,似乎不夠威風,故而學倫敦人在地底建路軌,行駛「地底電車」。電力在 19 世紀是新科技,以電力驅動的機器,就如今時今日的智能電話般令人稱奇。

建於安德拉什大街的匈牙利國家歌劇院。 圖片來源:PDXdj/Wikimedia Common

匈牙利國家歌劇院(Magyar Állami Operaház)也建於此大街,為伊布爾(Miklós Ybl)所建,於 1884 年落成。有傳伊布爾當時費盡精力督建劇院,一磚一石皆非要親眼驗視不可。劇院以新文藝復興風格(Neo-Renaissance)建成,混有少量巴洛克風格,所以牆上與窗框邊也有大量雕飾,階梯石欄則以大理石製造,牆邊的金色紋飾則為 23K 金箔。著名音樂家馬勒(Gustav Mahler)曾在此劇院任客席主管 3 年。今日歌劇院依舊金碧輝煌,客來如潮。

大街盡頭的市區公園則有溫泉浴池(Széchenyi thermal bath),浴池以另一位大人物伊斯特凡.塞切尼(István Széchenyi)為名。塞切尼可算是科蘇特的政敵,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匈牙利時,雖亦主張改革政制,卻認為科蘇特以民族為名建國的主張太激進。浴池始建於 1909 年,於 1913 年落成,相傳溫泉有水療功效,至今依然廣受歡迎。

在 19 世紀末,歐洲各地人來過這條大街之後,都不再說匈牙利是「窮鄉僻壤」了。城市的大型建設,往往代表該國人的尊嚴,但此華麗時光,到了 20 世紀後就遭世界大戰打斷。

搭地鐵看歌劇聽古典樂,再搭地鐵浸溫泉。這句話香港人聽起來,或以為異想天開,而在布達佩斯,歌劇院與溫泉只相隔 6 個地鐵站。此 19 世紀末的華麗大街及兩旁屋舍,以及地鐵隧道與車站,都已列為聯合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搭地鐵看歌劇聽古典樂,再搭地鐵浸溫泉,在布達佩斯,此兩者只相隔 6 個地鐵站。

參考書目

  • Jacobs, Michael, Budapest: a cultural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