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呱呱墜地到與世長辭,人們共享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就是進食。當我們飢餓,便有慾望進食,這是食慾的一部分。不過,受食物質素、健康狀況等影響,我們有時會在不怎麼餓時吃東西,或餓得不行也依然不吃。而食慾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改變,每個十年都有不同的變化。
第一個十年(0 至 10 歲)
人在兒童期發育迅速,這時候建立的飲食習慣將帶到往後的階段。小孩厭惡或懼怕某種食物,家長自然煩惱不堪,但透過正面、重複地讓小孩嘗味,能夠幫助小孩認識一些不熟悉卻重要的食物,例如不少孩子都討厭的蔬菜。
家長亦應適當控制孩童的進食分量,若經常強迫孩子吃乾喝淨,有機會改變他們原有的飢餓信號(hunger cues)和食慾,往後可能會演變成過度進食。
第二個十年(10 至 20 歲)
青春期的年輕人受到荷爾蒙影響,食慾和身形都不斷增長。正因為這段時期吃很多,所以吃甚麼非常關鍵,可能會就此塑造以後的生活模式,而他們下一代的健康亦在此埋下伏線。
有研究指出,年輕女孩因為自身繁殖系統的差異,比異性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足的情況。如果是年輕的懷孕媽媽會有更大危險,因為胚胎和自身發育正彼此競爭著所需的營養。
第三個十年(20 至 30 歲)
踏入成年的階段,不少人開始與伴侶同居、結婚,甚至成為父母。人們,特別是男性,體重都會顯著增加,「婚姻市場理論(Marriage Market Theory)」指,單身且正尋找另一半的人都更有動力保持身體健康,而有了伴侶的人,特別是剛為人父的男性,容易放縱自己的食慾。
放縱了的食慾覆水難收。身體因能量吸收不足而發出的信號,往往比避免暴飲暴食的信號強,因此容易過度進食,脂肪則容易累積而難以減去,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若要變得健康,飽腹感是避免過度進食的一樣工具。例如,我們吃雪糕會一匙接一匙,不知不覺吃完一大桶,過多的糖會轉化為脂肪,但脂肪卻不會為身體提供果腹的信號;高蛋白質、高水分和高纖維的食物,則可以維持飽腹感。
第四個十年(30 至 40歲)
在離開大學和淡化了初入社會的新鮮感後,人到中年便開始日復日地上班養家了。研究發現,工作帶來的壓力改變了近八成人的食慾和飲食習慣,人們胃口不是變得更大,便是食慾轉差,分水嶺明顯。
人的一些性格特徵,例如完美主義和自覺性,都會影響到壓力排解,以至食慾和飲食行為。所以仔細打理工作的環境,妥善處理壓力,有助改善有問題的進食模式,例如太常吃零食。
第五個十年(40 至 50 歲)
習慣大於一切,即使人們知道甚麼是好的甚麼是壞的,也甚少改變自己的偏好,例如改變生活模式以換取身心健康。
人的食慾基本上也受之前的階段影響而固定了。很多慢性疾病症狀尚未浮現,卻開始潛伏在身體內,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但人們往往太遲行動,邁不出改善的步伐。
第六個十年(50 至 60 歲)及以後
大約在這個階段,我們逐漸步入老年,肌肉質量會開始以每年約 0.5 至 1% 逐漸減少,即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主要原因有少運動、少吸收蛋白質等。
老年人的食慾會愈來愈小,可能是因為運動消耗少了,也可能是疾病引起,如阿茲海默症,不經意間會變得更瘦弱。這段時間不求大快朵頤,只需要有充足營養的食物,含有足夠蛋白質的零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