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時代:巨嬰的心理危機

A+A-

手機和互聯網的雙劍合璧,為人類的「自戀」心理開創了新紀元:有姿色的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對鏡顧盼,有了錢必定要展示自己過上了好日子,有學識的也總是忍不住拋書包,分別只是有的人形態張揚,有的人蹤跡細膩,但無不是自戀的表現。

自戀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因為嬰兒的世界只有自己:嬰兒的世界(通常是父母)必定圍著他轉。

自戀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概念,其中最為顯著的解釋是借用性學家 Henry Havelock Ellis 的理論,即自戀是性心理的延伸,是將自己的影像當作性愛對象。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自戀已經被劃分為一種人格障礙,表現為對自我價值的誇大,對他人缺乏對等的價值認知,個人對自我(主體)的注意力超越一切他人(客體),包括原本應該放諸於他人的注意力,依然放在自己身上。

每一個人從離開母體的一刻成為獨立個體,先天決定是要由「主觀」出發去認識世界,嬰兒的成長必然以滿足自我需求為優先,因此關注自己、自我中心是天性使然。「客觀」的概念不但是後天形成,更是理性思考的結果,但這並不是必然的,許多人一生都無法形成「客觀」的角度。

有研究指,照鏡子的時候,大腦會自行調節自己的臉部偏差

研究表明,為甚麼絕大多數人覺得照片裡的形象不及鏡像,因為照鏡子的時候,大腦會自行調節自己的臉部偏差,導致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相貌評價偏高,高於真實情況的 30% 左右;換作看照片的時候就會百般挑剔:總覺得沒有拍好,分別在於看鏡子的時候是主觀,但看照片的時候則是客觀角度。

不但個人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國家和社會也不能避免。當全世界尚處於割裂狀態,缺乏聯繫的時候,許多國家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中土之國(Middle Kingdom)這樣的名字,並不只是中國才有。而在宗教信仰裡,地球也曾經被視為宇宙中心。許多國家製作地圖的時候,也都不能避免將自己國家放在中間位置,一群人合照,也有所謂的 C 位規則 —— 必須是最重要、最高地位、最有權力的人。

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趨勢,以及互聯網的社交方式,終於將自戀心理盡情釋放,到底是好是壞?答案充滿爭議。

早在 1976 年美國名作家 Tom Wolfe 就提出「我的時代(Me decade)」的到來,並歌頌為有史以來「人性第三次偉大的覺醒」,這篇文章可以說是開時代先河。與此同時,歷史學家 Christopher Lasch 則持相反觀點,他在著作「自戀主義文化:心理危機時代的美國生活(The Culture of Narcissim: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提出,自戀的趨勢會帶來深遠的社會變化:將導致工作匱乏,知識和智慧貶值,各種權威瓦解 —— 包括來自經驗的權威,也變得一文不值。

精神分析認為,自戀並不是完全負面的心理,著名心理學家 Heinz Kohut 的著作「自體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認為: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如果自戀只是「愛自己」其實談不上過錯,但自戀的心理往往不止於此,而是變得對他人缺乏關注、理解和同理心。正如喜歡自拍並沒有錯,但沉迷自己的外表進而要求所有人讚美,譬如在網上曬照而求 Like,競相比拼誰收到的讚更多,這才是問題的起源。

如果自戀只是「愛自己」,其實談不上過錯。

千禧之後,自戀文化更加排山倒海,Jean M. Twenge 和 W. Keith Campbell 合著的「自戀症候群:享受權利的時代The Narcissism Epidemic: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指出:自戀已經從心理狀態放大到整個時代的標誌,自戀只會為別人帶來痛苦。

自戀文化的盛行,導致群體文化的削弱,主流價值觀不斷崩解,即使東亞國家傳統文化有強大的「群體」價值觀,也在不斷瓦解,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價值,好處是社會愈趨自由,壞處則是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很難凝聚成力量,社會不僅撕裂,而且是一盤散沙。

自戀不利於形成批判思考。自戀的人通常都將成功都歸因於自己,將失敗歸咎於他人,一旦得不到認可,情感就會受到傷害,充滿抱怨、嫉妒、消極退避,或導致自閉心理,或產生暴力行為。另外,「個人(Individualism)」和「自我(selfism)」往往被混為一談:只顧自我需求的滿足,無視獨立人格的成長,對他人自然視若無睹。

自戀的一部分心理特徵,與自尊如出一轍:兩種心理都認為自己有受尊重的價值。但自尊源於自信,相信通過努力可以獲得認同和尊重,同時也尊重別人。但自戀的源頭和自尊恰好相反,是源於自卑,因為嬰兒在探索認知外界的時候,一旦得不到好的反應和回饋,便只能回到原來的起點,尋求自我滿足。

根據心理學家 Karen Danielsen Horney 的分析,自戀其實是陷入心理困境。她將自我認知劃分為「理想我(ideal self)」、「真我(real self)」,由我(self)向真我、理想我的進化,是成長的過程,因此教育是令人成為有理想、有追求,使其相信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但自戀的人,跳過了對「真我」的認識過程,直接到達「理想我」的空中樓閣。他們的自我價值(self-esteem)其實很低,因為這種自我價值是虛無的,並非建基於真正的作為和成就。

從理想回歸現實,是抗衡自戀心理的必經之路,個人成長除了權利(譬如愛和關注),還需要承擔責任和義務。人類是社會動物,所有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才能產生滿足感,以及進一步去提升自己,尋求更大的滿足,而更大的滿足感,通常來自於責任的完成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