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受傳統的教育,是歌頌犧牲的,我們稱之為風骨、氣節。翻翻課本,總是有提及史可法、屈原與張自忠等人,為理想不屈殉死的悲壯。他們流芳百世,多少滲透進了我們的思想,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與處世方式。
史可法的悲壯,是一種戰敗的悲壯,他們想救的東西其實仍然救不了,但這不影響大眾的評價,我們會認為他是盡力了,去到犧牲就對得起人對得起自己,死而無憾。
我們好像也是這樣看自己和自己的時代,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形勢,我們常說「盡做」,結果損兵折將犧牲時,我們也感到甘心無憾,像是就算失敗,只要犧牲,一切就會變得正確,一切的責任已經盡完。
不追求打贏一場仗,而追求輸得悲壯光彩,這是正確的嗎?可以爭議。但在「異空戰士(Edge of Tomorrow)」這電影中,卻把這個可能性排除了。
在這故事裡的主角,本來是個抗拒戰鬥的人,卻被迫作為士兵介入了一場對抗異形的戰爭,在壓倒性的劣勢下陣亡。他理應死掉的瞬間,卻突然時光倒流回不久之前,重演一次那天的事情,重新投入戰場,然後再因為壓倒性的劣勢而陣亡,之後再回到過去,無限循環。
不斷往前線痛苦地死去,面對敵人壓倒性的戰鬥力的無力感,根本就是無間地獄,永無止境的惡夢,要這樣不斷循環,主角寧可犧牲死掉,可是他連這選項也沒有。
被迫面對如此強敵,主角的反應,和香港人沒甚麼分別,不外乎移民、屈服、忍受、自殺。不過因為不能死,所以自殺也沒用。想像移民一樣逃到英國?結果逃到安全的地方也只是一時,異形大軍還是會殺到來。說服政府與軍隊的上層?可是上層卻不相信他,他也不能像屈原一樣投江自盡明志,因為他還是會復活。
最終他發覺退縮其實也毫無意義,就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戰鬥,並盡力生存下去。他開始認真的戰鬥,慢慢變強,當然,一定會有人質疑「你一個人練強有甚麼意義?你打得過解放軍嗎?」,同樣地,就算能不斷復活,記住異形的攻擊方式,主角也無法以寡敵眾擊敗外星人。
戰鬥並不僅是硬拼,當他理解到打敗異形大軍才是唯一出路,就會理解戰鬥不是答案,卻是必要的手段。每次死亡雖然都是回到起點,卻並不是白死的,因為每次死亡都是教育,強迫主角不斷改變自己的方法,直至解決問題為止。
整個電影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類面對大敵的策略演化過程,從放棄、逃避、拖延,去到對抗、硬拼。最終主角才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分析對方的結構,找出對方的弱點,再狠狠毫無保留地深入刺進去。
戰鬥的終極,並不是犧牲,也不是硬拼,而是不擇手段地找出敵人的弱點,滲透進去,不被發現地靠近那個弱點,然後再在弱點上使力,完成戰鬥唯一的意義:摧毀敵人。
犧牲的真義,是取得經驗,如果犧牲完也只是重複同樣的行為,犧牲就是白費。抗爭的真義,在於形同流水,開放手段,不斷改變形態,直至找出對方的弱點予以突破,重複過去的方法,就只會重複相同的結果。
窮則變,變則通,先賢如此是,電影如是演,現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