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後十年的娛樂不算多元化,基本上都是收音機、書本雜誌,而影像娛樂則以電影揭開序幕。由戰後至 50 年代末約十年間,電影院數目爆炸性增長。由 1946 年只有僅僅 1,376 間,到 1955 年增加近 4 倍至 5,182 間,1960 年更達到歷史上的高峰,共 7,457 間。以當時日本總人口 9,400 萬人計算,人口對電影院的比例平均 12,000 比 1。數量之多,幾乎每區都有一間電影院。
除了電影院的增長外,電影製作數量也反映出民間對視覺娛樂的需求。1946 年的製作量不過 67 部,但短短十年的時間,1956 年的製作數量已達 514 部,是幾乎每天就製作 1.5 部的超高產量。
步入 60 年代,過熱的電影院業開始冷卻。1971 年,電影院的數目已回落至 2,974 間,只有全盛期的三成。1993 年更減少至 1,734 間,重回剛剛戰後 40 年代末的水平。直到 90 年代後期,電影院結合其他娛樂購物設施,數量才再見回升。
根據社會學家磯村英一於 1954 年在新宿、涉谷等地所進行的電影院統計調查,當時的觀眾組成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以年輕人為主;第二,女性觀眾比男性觀眾多。30 歲以上的觀眾比率,在涉谷的電影院不足三成,新宿則只有兩成。而根據涉谷銀座的統計數據,八成都是女性觀眾,其中過半數是 30 歲以下。或者戰前長大的日本人,還未能習慣電影的視覺娛樂,另一個說法是,許多成年人還未能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擁抱這個現代化的娛樂媒體。
另外一種電影院觀眾,是工場員工的家庭,其主要是在川崎、大田等東京邊緣地區。工場員工的娛樂方式當然不是閱讀,除了免不了的賭博,就是收音機與電影。下層大眾對影像的接受力與需求相對上較高,而這個現象又可見於街頭電視的分佈。
1953 年 NHK(日本廣播協會)廣播開始之際,只有 866 個合約家庭。而在電視普及之前,NTV(日本電視台)則在街道上安裝公眾電視。當年安置的地點,以山手及京濱鐵路沿線為主,例如銀座、新宿、池袋、品川、川崎、橫濱等。多數的街頭電視集中在平民娛樂的集中地淺草、上野,或者墨田、大田區等工場地帶。相反,杉並、世田谷、目黑區等中產住宅地段則相對上為少。
以上的地點本身是人流密集的地點,同時是電影院的集中地。事實上,將 50 年代街頭電視的安置地點與電影院的分佈並列,會發現地理位置大致上重疊。這個現像或者側面反映出,街頭電視所擁有的「庶民性格」,也說明了 50 年代影像消費中下層平民所佔的位置。
50 年代末期,家庭電器普及化,電視機價格下降,一般普羅大眾也負擔得起。1955 年 NHK 的合約家庭增至 5 萬。電視廣播提供的影像娛樂,無可避免分薄了電影市場的得益,是 60 年代的電影業迎來衰退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無法否認 50 年代的電影確實過量生產,粗製濫造的拍攝製作以量代質,迎合不斷提高的需求。與其說是衰退,不如說是回歸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