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程式可以令人直接跳過排隊點餐這一環,既可省下時間,也不必再因為排前面的人要求多多而久等、受氣,但仍有少數人堅持排隊,為的是甚麼?「華爾街日報」訪問了堅持排隊的人,他們都不是偏執狂,選擇排隊只是為了禮貌、與人互動,花點時間等候令自己得以放鬆。
自助下單的技術近年正在進步,由零售商到電影院等服務行業都希望避免客人再排隊付款,現在的技術,通常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自助服務機(ordering kiosks)加快程序。Amazon 便於一月份在西雅圖開了一家便利店,沒有付款櫃台;而星巴克去年則表示,正於總部的咖啡吧測試,只接受用手機下單。
於康樂設施任職的 Mitchell Burton,每天都會用 Subway 手機應用程式訂購三文治。在他到達 Subway 之前,三文治已放好在櫃檯,但他卻會照樣排隊。Burton 說,這是因為不排隊的人有時會遭人白眼,其他顧客未必了解有應用程式可以預先訂購,他坦言:「我不想自己看起來像壞人。」所以不會貪圖方便,而令自己表現得像在插隊一樣。
理論上,提前下單的技術可以討好每個人,餐廳可以更有效管理客戶流量,顧客又不用排隊就可以取得食物。而且根據市場數據統計公司 App Annie 的數據,美國人在 2017 年下載飲食相關的應用程式,次數超過 1.55 億次,一年內增長了 35%,可見使用服務的大有人在。
然而,一些愛好排隊的人認為,技術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就是為甚麼 Al DiSalvatore 喜歡在費城以老方式排隊。他喜歡咖啡師記得他的名字,以及他點甚麼飲品,這令他想起住在小城的時光。智能手機出現後,排隊也成了一種懷舊情懷,DiSalvatore 說:「你喜歡有人認識你的那種感覺,這是社區的感覺。」他最近亦開了一家咖啡店,並決定保持傳統,不加入取代排隊的應用程式。而矽谷風險投資公司 Social Capital 的合夥人 Arjun Sethi 也說,他會避免使用手機應用程式下單,特別在旅行時,他希望隨意走到各處才決定吃甚麼,「當我為了一些東西而排隊,那是為了體驗」。
有些排隊愛好者則純粹有特別的小習慣。在 Amazon 工作的 Erik Fairleigh 有一個簡單的理由去排隊:「我喜歡用現金支付。」現年 34 歲的 Ashleigh Azzaria 通常選擇在星巴克排隊等候咖啡,儘管她已經安裝手機應用程式,但排隊下單可跟職員說明要求,確保咖啡師按照她想要的方式,沖泡出充滿個人特色的雙份濃縮咖啡(Double Shot)。她必須親自解釋整個沖咖啡的過程:先沖出兩杯濃縮咖啡,加一點原糖後搖勻,然後將少量牛奶倒在冰上面,但「很多時候,他們都不太懂得這是甚麼意思」,更何況是用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