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日」有罪,在中國 Cosplay 日軍等同叛國?

A+A-

對日本情有獨鍾,或熱愛日本文化的人,過去普遍被稱為「哈日」或「崇日」一族。在中國,以後就不可以再用這樣的稱呼了,而過於鍾情日本文化亦可能有罪。近日第 13 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已二讀審議「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提出保護英雄烈士事跡、名譽及其精神的規條,為打擊「精日」分子提供渠道。

何謂「精日」?即是精神上認同日本的中國人,或「精神上的日本人」,亦是中國政府近期的整治對象。中國央視新聞網引述「維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律師大聯盟」的律師吳明秀指出:「喜歡日本文化的人有很多,但是像他們這樣過了頭,崇拜到恨不得自己成為日本人的,就叫『精神上的日本人』。」

人大常委會高調宣佈,將對相關「精日」分子及行為「加大力度」進行懲處。點名針對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褻瀆英雄烈士事跡、宣揚及美化侵略戰爭,都等同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今後會被公安機關視為犯罪行為依法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 2 月,兩名男子身穿仿製的日本軍服,在南京抗日守軍碉堡遺址前拍照。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一審期間,人大常委會委員已嚴辭提出「近年來社會上出現個別人,在一些紀念場所,身著二戰時期日本軍服拍照並通過網絡傳播。」事緣今年 2 月,兩名男子身穿仿製的日本軍服,在南京抗日守軍碉堡遺址前拍照,再將照片上傳到網絡群組,被廣泛轉載。其後兩人分別被逮捕,並拘留 15 日。同樣事件亦發生在去年 8 月,4 名身穿二戰日軍服裝的「精日」分子, 在上海抗戰紀念地四行倉庫前拍照留念,並在網上表示他們是「參加上海事變的日軍將校故地重遊 」,其出位言論惹起內地網民聲討,更指他們為求網上炒作,行為不當,褻瀆抗日義士。最終,其中 3 人被公安拘留,內地媒體則未有透露何時釋放及有何懲處。

央視新聞網用上「侮辱英烈行為」字眼形容「精日」分子的 Cosplay 活動,更斥責是觸犯歷史禁忌。而相關問題迅速推升至中共兩會期間的重要議題,促使中央政府立法懲處,更被贊同為「大快人心」。官媒雙方口徑一致,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更在上月公開提出,拍攝這批照片是挑釁民族底線的行為,並以強硬措辭炮轟「精日」分子是「中國人的敗類」。

事件除了在中國網民間惹起討論,也備受外國媒體關注,尤其是中國政府行動明確,對僅佔極少數的次文化網絡族群大動肝火。「石英」雜誌記者黃喆平提到:「在中國所有公立學校都有強制的愛國主義教育,官方和歷史教科書一般都會歌頌對抗日軍侵略行為的烈士事跡。」然而,「精日」分子規模雖小但逐漸變得活躍:「顯然是藐視了中國的政治取態和社會規範。」

再者,如今所倡議的「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其適用範圍並不僅限於這批「精日」分子,所有涉及侮辱或誹謗國家英雄,或損毀其紀念物品的行為,都會在新法案的框架下受到懲罰。外媒推測,這可能是繼「國旗國徽法」和「國歌法」之後,中央政府為了進一步穩固國家形象而派台的一連串新規之一。

去年 8 月,4 名身穿二戰日軍服裝的「精日」分子, 在上海抗戰紀念地四行倉庫前拍照留念,惹起內地網民聲討。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另一方面,與中國新法案最為關係密切的日本,「產經新聞」亦引述內地「精日」研究者的看法:「其實這類明目張膽地玩日本軍服 Cosplay 的社群,為數還不到 1,000 人。」但是次中央政府針對的懲處對象,並不僅僅是這些玩票心態的 Cosplay 愛好者,而是某些「精日」分子所發表的政治觀點,明顯帶有煽動色彩。「其論調包括推崇日本經濟發達,文明程度較高,甚至軍事力量較強大。」這些族群甚至會自我割離,將中國稱為「貴國」,並認為對身邊的人用這種稱呼,具有獨特身份象徵。

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則強調,廣泛喜歡日本文化的人並不同於這些少數的「精日」分子,又指他們是受到日本文化的魅力感染,繼而產生身份投射,認同了自己是日本人的一分子。「最終他們會越過自身民族的底線。」這種政治意識才是被中國政府視為危險因素的所在。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沈逸形容:「這批『精日』分子純粹是以獵奇等心態追求刺激,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誠然,中國政府如今正意圖嚴格打擊國民精神上的媚外,糾正三觀。身穿日本軍服 Cosplay 拍照,甚至跟日本文化相關的衣著和活動,往後隨時會被檢控,因為在中國政府眼中,這種「精神上的不愛國」,或與叛國無異。

當「精日」分子的出現與實行多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唱反調,沈逸亦提出一個有趣的疑問:「我們需要反思,為何抗日故事不能像日本漫畫那麼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