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都致癌?濫用標籤更致命

A+A-
加州法院近日裁定,於當地出售的咖啡產品,須像香煙般貼上「可致癌」警告標示。

時不時都有新研究發現,某種食材可以致癌,即使風險微乎其微,消息在網絡流傳總會引發小恐慌,有人可能改變生活習慣,政府更可能要產品貼上警告標籤。加州法院最近就裁定,已經成為都市人「必需品」的咖啡含有致癌物,咖啡要加上「可致癌」警告字句。有專家就直指,咖啡所含致癌物對健康風險根本微不足道,如此濫用警告標籤,最終只會令公眾疏於防範。

洛杉磯縣高等法院法官 Elihu M. Berle 早前裁定,Starbucks 等多個咖啡品牌未有為咖啡產品貼上「可致癌」警告標籤,違反加州法例。提訴的非牟利組織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 引用研究指,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就是可致癌的成因,而根據「加州 65 號法令(Proposition 65)」,任何僱有最少 10 名員工的公司,都必須公開產品所含的任何致癌及有毒物質。

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可產生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聽起來確實可怕,但賓夕法尼亞州學院 Bryn Mawr College 化學家 Michelle Francl 打譬喻指,「一氧化二氫」聽起來也很恐怖,其實只不過是水的化學名詞。2002 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在油炸和烤焗食物中首次發現丙烯醯胺,當澱粉質食物升溫,當中的糖和氨基酸化學作用下,便會產生這種物質,因此它遍及大部分經高溫烹調的食品,而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亦無可避免產生丙烯醯胺。

攝取量遠超正常水平

雖則有研究發現,老鼠攝取大量丙烯醯胺後患癌,但劑量之多是遠超常人的攝取量,而且絕大部分數據都來自單一的研究報告,亦未有任何研究針對人體所做的相關實驗。去年傳媒就曾經大肆報道,炸薯條含有丙烯醯胺可致癌,但劍橋大學教授 David Spiegelhalter 當時已經說:「成年人最高可攝取的丙烯醯胺分量,可達這個水平的 160 倍,但在毒理學家眼中,這分量即使在老鼠身上也不見得會增加其患癌機會。」

波士頓癌症研究所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教授 Timothy Rebbeck 更乾脆表示:「從實際角度出發,我們會否因為法官的裁決而建議大家停喝咖啡?不會,因為沒有科學證據支持。」他不排除丙烯醯胺有令人類致癌的機會,但兩者關連實在太薄弱,仍有待深入研究,問題包括了人類攝取丙烯醯胺的速度,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與囓齒動物不同。

濫用警告標籤或失作用

Popular Science 記者 Sara Chodosh 嘲諷指,加州政府採取「寧枉勿縱」策略,連微不足道的風險都不放過,依照這套嚴格標準,幾乎任何事物都可以加上警告 —— 遊樂場要貼出「可致癌」標籤,因為場內出售煎炸食物可致癌、場內出售啤酒可致癌、過山車產生的金屬粉塵和廢氣可致癌;車輛及船隻亦要貼「可致癌」標籤,因為引擎可產生的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學物質可致癌。

雖然有意見認為,這種標籤是用來提醒消費者,但有愈來愈多輿論認為,這樣會產生「狼來了」效應 —— 假如所有咖啡店都貼出警告標籤,大家便習以為常,標籤最終只會喪失原來的警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