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兒:Babylon Berlin —— 重回威瑪時代的柏林

A+A-
德國電視劇 Babylon Berlin 劇照。

去年 Netflix 的原創德文劇集「闇(Dark)」 讓我們見識德劇的水準,Babylon Berlin 去年在德國播出,年初登陸美國 Netflix,單是 Tom Tykwer 的名字已是信心保證。

德國電視史上最昂貴的製作,創作班底包括 Good Bye, Lenin! 的 Henk Handloegten 和 Achim von Borries,還有大家熟悉,「疾走羅拉(Lola rennt )」、「雲圖(Cloud Atlas)」的 Tom Tykwer。Tom Tykwer 不是第一次參與劇集,近作有 Netflix 的「超感 8 人組(Sense 8)」。這次回歸家鄉,以德語出發,根據德國小說家 Volker Kutscher 同名小說改編,背景設定在 1929 年的柏林,關於一名來自科隆的警察、一段色情錄像底片、一列火車、一次五一遊行,圍繞第一次大戰後,德國的社會政治文化。

德國電視劇 Babylon Berlin 劇照。

第 1 季第 1、2 集已看到時代概況,大戰後的德國社會:貧窮,小孩在街上乞食;失業,大量女性出外找工作。女主角 Charlotte 正是來自貧窮家庭,她不只希望能賺錢養家,更想成為第一位加入警察調查部門的女性。低下層是其中一個面向,劇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音樂廳、夜總會,Cabaret 的演出。這正是威瑪時代,德國的黃金 20 年代,電影、音樂文化大放光茫,不難找到不少 cultural references,好像有一場主角,警員 Gereon 走進電影公司,幾個電影人正在看瑪蓮德列治的作品,大概是 1930 年上演的著名「藍天使The Blue Angel)」。

劇中人物不停提到「托洛茨基」這個名字,人沒有出現,不過其中一條主線正是共產黨在德國的活動,關乎那列從蘇聯來的火車,特別是 1929 年 5 月 1 日的一場示威引發的衝突,警方被指槍殺無辜婦女。Tom Tykwer 在一篇訪問中提到在 2018 年看 1929 年是有趣的發現,歐洲國家的政治能力正在重組,極右翼的冒起是 80 年前後看到的相同現象。當時的德國納粹黨完全沒有影響力,在威瑪時代沒有人會想到德國社會在幾年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Babylon Berlin 劇照。

關於二戰德國、希特拉的電影電視著實不少,威瑪時代的作品似乎不算多,對這段歷史認識不多,看完第 1 季 8 集大概知道劇集「貴」在哪裡,場景佈置、美術設計很容易讓你進入並認識那個年代。值得留意的是整齣劇的音樂,Tom Tykwer 夥拍合作無間的作曲家 Johnny Klimek,創作出多首 Tom Tykwer 口中所說:「既像今天,又像 70 年代,又是 20 年代的音樂。」給你多一點參考,來自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著名劇作 Three Penny OperaMack the Knife 正是這個時代的作品。

看到最後一集發覺好戲真的在後,我們知道了主角 Gereon 一點點的過去,也知道他將會有所改變,女主角 Charlotte 相信也會慢慢蛻變。第 2 季已在德國播出,美國 Netflix 則還未播出,據知也將會有第 3 季。問題是,為甚麼香港 Netflix 還未有?Babylon Berlin 不只是德國最佳劇集,更肯定是今年好劇之一。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