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精彩演出,只嫌太眼花繚亂

A+A-

文:袁潔敏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是一個有趣而發人深省的故事:一條由一隻在深夜離奇死亡的小狗而起、生命給主角 Christopher 的習題。他是一名 15 歲、有自閉傾向的數學天才少年,其世界觀就如數學一樣,所有事情也只有極端的非黑即白。因此他沒法說謊,認為所有言語都應該像數學符號般,只得一個表面意義;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情,也會變得無可救藥地偏執。少年的生活本來被父親框在家庭和特殊學校裡,就連住在同一條街道上的鄰居也不曾認識。為了找出殺狗兇手,他逐步離開舒適圈,頭一次面對這個充滿矛盾和謊言、複雜的現實世界。

英國國家劇院是次製作,把同名小說改編放上舞台,配合高科技的多媒體設計,其戲劇構作創新又富娛樂性。當香港本土的劇場製作對多媒體元素的想像依然有限,演員亦多以傳統手法,即以對白為重心來表現角色,此劇在香港叫好叫座也不無道理。可惜,在豐富的感官體驗之下,整體劇情和角色的塑造相對薄弱。尤其後半部,隨著少年面對的衝擊漸多,相應的舞台效果也漸趨複雜和多變,因而令演員在進入角色和配合演出整體之間難以平衡。最終演出只教人看得興奮,卻沒法真正感受主角的內心世界,略為可惜。

演出以主角 Christopher 的第一身敘述經歷,而故事由他深夜發現鄰居家小狗死狀離奇的屍體開始。「誰是殺狗兇手?」成為他腦海裡一個不能解開的新習題。文本的敘事中滿是詳細得過分的一系列客觀事實,充分反映出少年在思考行為上異於常人之處,而演出善用文本以外的戲劇語言,協助故事主人翁將眼中的世界和當中的情感傳遞給觀眾。演員運用形體動作表現情景中的身體狀態,例如主角憶述失去母親的那天,他回家後悠閒地玩腦力遊戲,對家中巨變懵然不知那一段,藉著其他演員的協助,他放斜著身體、頭曲向前方,無需真實家具,也可感受到當刻他沉醉於遊戲的放鬆自在。

除了演員表現,「深夜小狗神秘習題」最吸引觀眾的當然是其跨媒體視覺效果。這一點,舞台設計賓尼.基斯蒂(Bunny Christie)實在功不可沒。他讓舞台成為一個立方體,三面牆壁和地面都化成一張張學生常用的方格紙。一開始,少年一邊解釋一邊把他的推論畫出來,小狗、疑犯的種類,相應的符號和圖案伴隨少年的思路一筆一筆在牆上浮現,看上去像是他真的在舞台上用粉筆畫畫一樣。此外,燈光設計亦配合舞台上的方格,由點至線,線至面,構造不同顏色形狀的光效營造氣氛,推進劇情。當 Christopher 無意中找到他以為已病故的母親給他的信時,台上只有牆壁沿一個個正方格亮著暗藍色的光,柔和但冰冷的光線帶領觀眾與少年一起逐步深陷母親的文字中,直至崩潰的一剎,少年倒地,任由信紙從頂處散落身上。這幕可見演出中舞台設計和演員之間互相影響,共同建構一個個令觀眾難忘的畫面。

上半部毫無疑問相當精彩,但由下半場少年拒絕和殺狗兇手 —— 父親同往,一心到倫敦找尋母親開始,故事焦點開始變得模糊,舞台效果蓋過戲劇本身。首先,演出花了較大篇幅描述他從居住地坐火車到母親於倫敦的家,由找路、提款、從警察身邊逃脫,到倫敦地鐵站闖下車軌捉寵物等,一一仔細陳列,這個過程的確充滿娛樂性,給予觀眾豐富的視覺體驗。然而,後段的劇情,由他住在母親家中、和她的新男友產生衝突,到後來回到小鎮,父母和他如何修補關係…… 卻只是匆匆帶過,所有的心結和困難都像是為了趕及完成演出而草率交代。尤其是他多次強調絕對抗拒父親,但後來當父親前來求和時,卻只以幾句說話和一隻新買的小狗,就讓少年長久以來的心防徹底卸下,感覺兒戲。

戲劇節奏上的急趕亦影響演員對角色的心理建構。由於這是從少年視角出發的故事,而他的思考模式中難以考慮到其他角色的情感也可說是合理。然而,如果演員在台上只傳遞對白,而沒有活在角色之中,戲劇會變得不真實,令人無法投入 Christopher 的世界。特別是演出後段,少年與其父/母、以及其母親的新男朋友分別發生衝突,這些較為沉重的段落也被碎片化。例如,母親的新男朋友明明厭煩少年,但又裝出關心的樣子,劇中刻意安排短短一幕交代他買書給 Christopher 卻不被領情,頓時憤怒得把書掃在地上。如此一來,演員的行為舉止都只能表現特定角色的刻板印象。這問題著實影響演員拿捏角色,故每當多於一人與主角同場互動時,戲份較少的角色往往顯得抽離,故事的後續令人難以信服。

從技術層面而言,「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的確是一個優秀的演出,英國國家劇院成功讓劇場揉合科技,嘗試了傳統戲劇表演以外的可能性。然而,這部戲劇演出的缺點也提醒了我們,不能只靠聲音畫面上的感官刺激塑造氣氛,節奏上的鋪排、文本的組織和演員的用心演繹也是缺一不可。

觀賞場次

英國國家劇院「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場次:2018 年 3 月 13 日, 晚上 7 時 30 分,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於 1954 年成立,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轄下團體,宗旨是集合劇場工作者與評論人,作多種學術、文化交流。隨著不斷發展,協會關注的範疇亦擴展至各類型的表演藝術、電影與電視以及視覺藝術。1992 年,香港成為協會的第五個亞洲分會。本會目前是本地唯一推動演藝評論發展的組織,並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團之一。

http://www.iatc.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