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含有劇透,請注意。)
不知又有幾多人被騙了,以為「航劫 168 小時(7 Days in Entebbe)」像「救參 96 小時(Taken)」之類的緊張刺激娛樂片。有深度的嗎?講述拯救人質的過程,也似奧斯卡最佳電影「ARGO – 救參任務(Argo)」扣人心弦吧?Sorry,「航劫 168 小時」,有 167.5 小時也在對話,真正開槍救人,嘭嘭嘭便完事。如果硬要拿齣有知名度的電影比較,只好參考「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有猶太裔大導演 Steven Spielberg 加持,角度接近中立,也獲得提名奧斯卡。事件發生在 1972 年,「航劫 168 小時」則發生在 1976 年,大可當成事件的延伸看待。對,電影無意借題發揮,借一宗歷史上有名的劫機和拯救行動來炮製甚麼官能刺激,它其實希望呈現最敏感的以巴衝突,而且用一個全方位的角度,由劫機的德國文青男女,到接管肉參的烏干達總統阿敏,到志切復仇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到正義的法國機長、工程師、修女,到主張議和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到主張不談判的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斯,個個也有足夠時間去講述自己的信仰和立場。
如果,你對仍然未獲平息的以巴衝突有興趣,肯定會看得津津有味,加深對來龍去脈的了解。可惜,我都幾肯定沒有太多觀眾關心世界大事,看不到「寒戰」式兩大高層互相篤住對方個頭來罵戰一場,便嫌不過癮。
平淡是死罪吧,不計結局的突襲過程輕而易舉,還要加插一場舞蹈來穿插,破壞緊張氣氛;就是留在幾千哩外指揮大局的政府高層,也不見得有甚麼手汗直流的反應,不參考「紅潮風暴(Crimson Tide)」,也參考一下「追擊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吧。
更大的自討苦吃是來自對所有人或事也輕描淡寫處理,用了很多篇幅描述德國男女的價值觀,一弱一強,到最後,被以色列軍人一槍就搞掂了。現實的確是這樣,中了子彈咪倒地不起囉,不會臨死前還嘔得出一大段乜乜宣言,問心,我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喜歡這種實事求是。不過,看電影的票房和得到的評價,只能說一句,拍戲,沒有整色整水,死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