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之健康此中尋

A+A-
哥本哈根一個舊鎮內,人們到街上享受陽光。

香港人的不快樂舉世聞名,美國民調中心蓋洛普(Gallup)最近發表的年度調查報告指出,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在全球 55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尾 7,連健康指數亦曾淪為亞太區最差。想反思為何香港會成為既不快樂又不健康的地區,或想找個羨慕對象?且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長期位居聯合國幸福指數排名高處,是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倡議中的星級模範之一。該市衛生局局長 Katrine Schjønning 說,過去 10 年來,哥本哈根的健康政策非常出色,「我們之所以會提到 10 年,因為要改變公共衛生,你需要長遠的眼光。」如何改變?以下是哥本哈根的秘訣

方便、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

讓騎車人可輕鬆丟垃圾。 圖片來源:luebbermann/Twitter

在寒冷的哥本哈根街道上,兒童、年輕人和長者都在騎單車,家長和孩子則一同乘坐載貨單車(市內約 4 分之 1 的家庭都擁有一輛),62% 市民每天以單車上班。這樣看來,哥本哈根的人似乎都渴望戶外活動,喜歡鍛煉身體?Schjønning 指:「不是因為健康,而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選擇。這座城市是為自行車設計的,而非汽車。」

幸福研究機構 (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 )行政總裁 Meik Wiking 更留意到,在轉入主道路前幾米總有垃圾桶,以特別角度向路面傾斜,方便騎車人丟垃圾。單車道終止處設有平台,騎車人停下來等候路燈訊號時,不用下車也可以稍作休息。下雪天,城市在清理汽車道路之前,會先清理單車道。Wiking 說這些雖是小事,但意義重大,「哥本哈根在古蹟和景點方面不是特別強,但我認為它是一個便利、以人為本的偉大城市。」

專制無用,影響至上

丹麥人似乎受軟不受硬。當地法例禁止在室內和工作場所吸煙,但亦有例外,例如不超過指定面積的小型酒吧。有些酒吧會調整空間,以確保顧客能在吧內合法吸煙。哥本哈根願意為任何來到健康診所的人提供戒煙課程,但衛生部門不能對在兒童遊樂場吸煙的人採取強硬措施,只會有禮貌地要求對方停止。

Schjønning 說:「在丹麥的政治光譜內,禁煙是非常政治化的議題。吸煙幾乎已成人權。國家不應該告訴你應否抽煙飲酒,這是人所共知的,亦是丹麥根深柢固的思維。丹麥青少年的飲酒比例冠絕全歐,而吸煙與否也是個人自由,所以很難限制,即使公共衛生學者和專業人士均證明吸煙是最大殺手也無補於事。」

收稅方面亦很棘手。Schjønning 指,當局曾提出肥胖稅以打擊丹麥的煙肉和牛油,但連同針對含糖飲料的計劃一併在 2012 年被否決。政策敵不過消費者要省錢的決心,即使徵稅作用亦不大。「我們不像英格蘭般是個島嶼。丹麥人通過邊境就能到德國買汽水、煙草和酒精,這無益於公共健康之餘,對財政和稅收更為不利。」哥本哈根並沒有下禁令或徵稅,也不會威嚇市民,而是走更微妙的路線,例如通過「綠化屋頂」等舉措減少空氣污染,潛移默化地影響市民,令他們更難做出不健康、不環保的選擇。

也許是維京傳統,哥本哈根港口有一個露天泳池,即使到了冬季,仍會有丹麥人跳進去。 圖片來源:visitcopenhagen.com

成立壓力診所,照顧市民心理健康

丹麥比大多數國家更開明,國民每週只需工作 37 小時(香港平均工時是 50 小時)。許多人可以早點接孩子放學,有需要的可在家中繼續工作。政府對大多數父母提供幼兒托管服務的津貼,收入最低的人更可以免費,幾乎所有有年幼子女的母親都能繼續上班。但現年 31 歲,代表健康和老年人界別的議員 Sisse Marie Welling 承認,這也會構成壓力。她本人育有一個 7 個月大的嬰兒,「大部分壓力來自人永遠無法真正下班。僱主為你的手機繳費,他可以晚上致電你。我們還有一堆野心:成為最好的父母、最好的人,我們的期望比其他人都要高,社會風氣令我們自我施壓。」

一項調查顯示,23% 的哥本哈根居民不時感到有壓力。為此,哥本哈根設立了壓力診所,為期 9 星期的課程,重點在討論共有問題、建立解決方案以及正念培訓。參與者可以得到瑜伽和其他課程的資助,並鼓勵他們與團隊保持聯繫。此項目成功令參加者的壓力症狀下降近 30%。

而像任何一個城市一樣,最難解決的,還有不平等的情況。時髦但較貧窮的 Nørrebro 區,市民平均壽命比其他區域低 7 年。最有需要的人很可能是長期吸煙和飲酒者,以及生活困難導致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Welling 指:「許多人有壓力、憂鬱和焦慮等症狀,我們一定是犯了甚麼錯誤,以致如此多人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現在,我們試著讓人們免費獲得需要的幫助。」

在丹麥,儘管醫療是免費的,但人們還是得為心理衛生服務掏出一部分門診費用。作為首都的哥本哈根,則提供免費壓力診治服務給有需要的人。病人需由全科醫生轉介,迄今為止,求診者以 30 到 40 歲女性佔多。考慮到比例失衡,當局亦計劃在就業中心登廣告,試圖接觸那些不大情願接受幫助的基層男性。

為何有近 4 分之 1 的哥本哈根人時常感到有壓力,這座城市依然處於聯合國幸福指數的頂端?前述幸福研究機構的  Meik Wiking 解釋,調查並非只計算市民當下的感受,他指:「這基本上是請你退後一步,評估你生活的地方。」想像最好生活及最差生活,從 10 到 0,覺得自己現正位處於哪個位置?丹麥人的答案是 7.57,這是 2013 到 17 年度的平均值。

丹麥政府對大多數父母提供幼兒托管服務的津貼。

用高徵稅轉化成生活質素

哥本哈根居民按情況需要繳交高達收入 60% 的稅項。Wiking 認為這亦是哥本哈根成為最健康城市的原因之一。他說,北歐國家「在財富轉化為福利方面做得更好。我們投資在生活質素上。如果繳納較低的稅款,我是可以買一輛更大的車沒錯,但這不會帶給我快樂。讓我快樂的是,知道每個我所愛的、關心的人都受到妥善的照顧。這是了解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快樂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覺得斯堪的納維亞模式已經為幸福除去了價錢牌。」

在這個高徵稅的社會中,從幼兒日托到大學教育均為免費,學生每月可以獲得充裕的資助,醫院的治療同樣免費。假如老人可以回家但仍呆在醫院病房,就要繳付高昂的罰款,在家的老人日常護理卻是免費的,從而消除了佔用病床的可能性。Welling 補充指,哥本哈根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對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還沒有充足的支援和對應措施,但往後定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