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膚色不能改變,牙齒可以。BBC 引述「牙醫學期刊(Journal of Dentistry)」的研究指出,全球有 18-52% 的人並不滿意自己的牙齒顏色,原因只有一個,不夠白淨。
有人會覺得皮膚不用太白,要曬得一身古銅才是健康象徵,不過,他們並不會嫌棄自己牙齒太白,白即是美,而一排亮白的牙齒,就是健康證明。為保持牙齒淨白,從藍光美白牙齒機到韓國和中國近年大行其道的瓷牙貼片,愛美人士都出盡辦法。在美國,為牙齒美白更是大眾定期光顧牙醫的首要原因。受廣告、雜誌和電影上的明星效應影響,閃亮的白牙不但乾淨好看,而且形象健康。不過,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審美觀,並非全然正確,觀感上的討好並不代表牙齒狀況真的良好,形象健康屬美學範疇,牙齒實際健康則屬醫學範疇,是兩碼子的事情。
牙齒本身的顏色直接決定了光亮程度,但顏色並不固定,最明顯是會受到年齡和基因影響,一般而言,隨著人體衰老,琺瑯質磨蝕,牙齒的色澤自然發黃。當然,顏色亦會因為抽菸、飲食習慣和藥物吸收而有所改變。
一般人或因為瓷杯上的茶漬較難清洗,便直覺時常喝茶會加深牙齒發黃情況,但茶漬對琺瑯質的染色情況並不嚴重。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教授 Mark Wolff 曾做過一個實驗,將牛齒分別浸在紅茶、紅酒和白酒當中,結果發現紅酒殘留的漬最深,茶漬反而較淺,表明了酒的酸性物質其實更易蝕入牙齒。但基本上,牙齒變色的情況難以扭轉,日常飲食本身都會令我們的牙齒留漬,尤其常見的番茄醬或咖啡,會殘留一些色原體(Chromogens)令牙齒表面帶灰綠色,顯得暗啞、不亮澤。
不過,牙齒有漬,雖對美觀有一定影響,但不表示牙齒會因而變得不健康。其實,牙齒在潔白無瑕的情況下,仍有可能出現牙肉發炎和其他口腔問題。同樣地,牙齒表面呈啡黃色,實際上也可以非常健康。
在眾多齒漬之中,被大眾視為最不健康的就是黑色。黑色尤其令人聯想到疾病、腐爛和死亡。印堂發黑,象徵不吉利;內臟變黑,亦明顯是身體警號。牙齒上的黑色牙漬未必是蛀蝕痕跡,其形成原因爭論多時,最近研究則認為齒斑乃由鈣質(Calcium)、磷酸鹽(Phosphate)加上幾種細菌和銅鐵混合物組成,因而色澤呈黑。小孩的牙齒上的黑點教父母大表憂心,因他們隨即聯想到因衛生問題而引發的蛀牙或牙周病。不過,乳齒變黑,卻未必代表健康異常。有研究者指出,留在黑色齒斑上的微生物並非一定有害,甚至對乳齒有防護作用。在部分案例中,牙齒「綑黑邊」的小孩蛀牙的情況更輕微。不過,由於牙齒黑斑的成因尚未完全確定,最好還是定期到接受牙醫檢查,確保牙齒健康。
按現今社會的審美觀,牙齒發黑確實讓人嗤之以鼻,更連結到健康狀況不尋常。不過,在過去一段極長時間,黑齒曾是人類文明的習俗。早記載於「山海經」,便有提及東土有「黑齒之國」。難以查考黑齒之國是否真的存在過,或為今日哪一個國家,但黑齒習俗絕非孤例。現時已知包括日本、台灣、印度和部分太平洋島國,這些地區的先代原人都有染黑牙齒的習慣,稱為「漆齒」。古人染齒,今日一般視作蠻荒傳統,不過,數到最著名的黑齒文化,卻流自日本古代皇室。見諸「源氏物語」,國民皆以「黑齒白臉」為女性之美,甚至於貴族間大為流行。初時人們以咀嚼果實或將果實曬乾敷塗的方式將牙齒染黑,後來則發展成混入鐵漿。因此,染齒在日本古代又被稱為鐵漿染色。在傳統習俗如成人禮和婚禮之上,引眉染齒、紅唇白臉更是隆重妝容不可缺一的元素。黑齒風氣直到日本近代明治維新才正式廢止,因此,若考究牙齒的審美標準,其實黑比白早,而且橫跨年期更長。
古人的智慧與現代的審美觀或背道而馳,但要知道的是,保持美白牙齒,與保持牙齒健康是不同的概念。白牙不一定是健康,不夠白的牙,也不一定就是不健康。而且,要讓牙齒維持潔白往往更難。牙齒表面的光潔亮白從不是天然生成,亦難持久,除非一直洗牙美白。從做法而言,與古人染黑牙齒心態相近,都是緣木求魚。不過,這些審美標準,在今日已是故世之人所難以明白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