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用悲傷的殯葬業

A+A-

中國人最重視喪葬之禮。有說喪禮目的是令活在世上的人寬心,所以要為離世的人做一些必要的儀式,但發展到後來,因為可以獨攬此這門死亡生意,殯葬業某程度上帶來了喪禮形式化、過度鋪張,或是趁機「發死人財」等陋習。英國一些殯葬業人士有見及此,著手改革殯葬業,為家屬提供其他選擇。

遺願取代遺囑

行業中一批新企業家認為,死亡可以不必如現在般神秘或是昂貴。他們試圖挑戰這些有時利用死亡去獲利、剝削別人的行業。遺願網站 Farewill 的聯合創辦人 Dan Garrett 擁有設計創新碩士學位,他正在利用這些技能拆解創建遺囑所需的流程,並將之自動化。Garrett 說:「訂立遺囑通常需要 6 週的時間,花費 300 到 800 英鎊(若 3,100 至 8,200 港元),最終才有一份基本文件。」而他的服務只需要半個小時,花費 50 英鎊(若 515 港元)。法律界對此有何看法?Garrett 笑說:「我被告知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而有些律師的反應很強烈。」但他所接收到的案例中,只有 2% 的情況複雜到需要提供適當的法律意見,而如果 Farewill 察覺到客戶有需要,會主動建議客人尋找法律咨詢。

簡化喪禮

富蘭克林曾說,人生唯一的確定性就是死亡和交稅。在英國,每年有大約 50 萬人死亡,但據一調查公司訪問結果顯示,有 59% 的英國成人未有立遺囑。當一個所愛的人去世時,家屬需要即時安排葬禮,行政處理和情緒上都會非常痛苦。而在喪禮事宜上,家屬總是得不到主導權 —— 一個人一生中親自安排的葬禮,平均只有兩次,根本不習慣於處理死亡,所以大都由殯葬業說了算。殯葬指南 Good Funeral Guide 行政總裁 Fran Hall 說:「這是一場非常陌生的經歷,我相信殯葬業就是利用了這個神秘的光環。」

殯儀公司 Poppy’s Funerals 創始人 Poppy Mardall 亦坦言,死亡已經淪為運輸帶式運作,大型殯葬公司以工業化手法處理遺體,所以她認為必須要全盤改變,她要「做出一個服務提供者所能提供的服務水平,對待不同個體有不同對策,努力營造一個溫暖舒適,毫無恐懼的氛圍。」其網站將價格公開,目標是提供靈活性,「只要是合法並可能的,我們都會做。」Poppy 提供「A to B」的服務,由過世者的親屬們全權「話事」,她所做的一切就是提供一個棺材,並駕駛一輛麵包車在當天運送遺體,當中只涉及火葬,並沒有提供葬禮服務。Poppy’s Funerals 是第一個在倫敦提供「簡單火化」的機構,現在愈來愈受歡迎,而透過這簡單的火葬,家屬可以輕鬆地節省大約 2,500 英鎊(折合約 25,750 港元)的基本葬禮費用。

加之人們現在不僅意識到生態問題,還關心死後會影響地球,在林地的「生態葬(Woodland Burials)」加速遺體被大自然回收,而利用真菌孢子的「蘑菇壽衣(Mushroom Death Suit)」採取了環保的方法,由真菌孢子分解遺體,更能分解體內毒素,將遺體置於不同層次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