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燈:在燭光和電光之間

A+A-
荷蘭畫家Petrus van Schendel 繪有一系列以夜間為主題的作品,當中描繪了很多燭光照亮夜市的情景。圖為系列之一 A Busy Night Market with a Vegetable Stall(1865)。 圖片來源:christies

在 17 世紀啟蒙時代以前,歐洲人若然想在夜間照明,而月亮又不夠光,蠟燭、油燈、火把等就是必用的照明器具,人造光,就是來自這些器具中那點火。

當時,現代工業生產技術尚未興起,在黑夜之中,貴族與平民,多數都在睡覺,不必做正經事,如果工匠要在漫長冬夜趕工,則以蠟燭或油燈的一點火光作照明。蠟燭在當時為蜂蠟製,非常昂貴。富人貴族舉辦飲宴時,命令僕人點著大量蠟燭,以炫耀財富。而一般平民或農人,則燃點牛脂或羊脂(tallow candles)。蜂蠟或牛羊脂,曾是人造光的主要燃料,而在蠟燭或油燈中,唯一可控制強弱之處,就是燈芯。牛羊脂所製的燈,在燃著之後要常剪燈芯,以免火光變暗冒黑煙,聽聞這種黑煙的味道非常難聞。人製的光明,就是如此,從無人細究其理。

1835 左右製成的阿爾岡燈,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直到啟蒙時代,化學家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發現燃燒的化學原理之後,歐洲人方知無氧(oxygen)不成火。Aimé Argand 於是著力研究改良燈芯,令油燈有更多氧氣可燃,新燈稱作阿爾岡燈(Argand lamp)。阿爾岡燈外形如玻璃小煙囪,燈芯中空。煙囪加速燈火旁的氣流,令更多氧氣湧入燈內,令火燒得更旺。燈芯中空之理亦同,令火焰中央也有充足氧氣可燃。阿爾岡燈在 18 至 19 世紀初時,廣受歡迎,據稱一盞阿爾岡燈的火光,比 6、7 支蠟燭的光更明亮。而阿爾岡燈另一使人讚嘆之處,在於燈芯高低能調校,火光強弱因而能輕易改變,不必如舊時的油燈般,要將火吹熄,修剪燈芯,方能令火回復明亮。

在 19 世紀初,巴黎工程師 Philippe Lebon 發明新燈,新燈燃料不再是油脂或蠟,而是煤氣。這種「沒有燈芯的燈」,在當時可謂極之新奇,Lebon 在家中建好煤氣燈的雛形之後,就在巴黎市內出售參觀門票,當時巴黎人要付錢買票,才能一睹煤氣燈的風采。煤氣的生產方法,早在 17 世紀已有人得知,曾有修讀化學的學生,特意在煤礦附近,以動物膀胱取些煤氣回家,將煤氣噴到油燈或蠟燭上「玩噴火」。煤氣燈面世之後,雖令人感到新奇,卻沒有人想用,因為對當時的城市人來說,煤氣難以長期貯存,且又難以取得。

1813 年倫敦的 Great Peter Street 安裝了第一盞公共煤氣街燈。同年 10 月發生了有紀錄的第一宗煤氣爆炸事件,亦有了這幅諷刺煤氣街燈的漫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而在英國,因工業興起,工廠機器日夜不停運作,阿爾岡燈雖比蠟燭光亮,但工廠廠房比一般家庭大得多,若要在夜間照明廠房,燈油火蠟就非常昂貴了。蘇格蘭工程師 William Murdoch 將 Lebon 的煤氣燈雛形,化成工廠的煤氣燈以及煤氣供應系統,煤氣管網絡本只連接工廠,後來漸漸延伸到醫院、軍營、教堂、街燈、劇院、電影院,民居大廈也裝有煤氣燈了。巴黎人雖早在路易十四統治時,就以大量燈籠蠟燭建立公用的夜間照明系統,不過煤氣與煤氣燈的公用網絡,卻比倫敦遲建立得多。在 1816 年時,煤氣燈在倫敦已經可謂無處不在,但巴黎人在 1829 年之後,才漸漸在大街上見到煤氣街燈。

有社會學者認為煤氣管網絡,與水電網絡一樣,使每戶人家愈來愈難如農人般自力謀生,不受金錢限制,因為每戶人家已無法再自行控制這些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多寡,例如人造的照明燃料,不再由居民自行收集蠟脂貯存,自行控制用量,而是由煤氣公司主宰。英國各地城市,在當年如一窩蜂般建立煤氣庫和煤氣管,裝煤氣燈於家中。到了 1865 年,倫敦 Nine Elms 氣庫大爆炸之後,居民發覺煤氣爆炸能令多人死傷,心雖驚懼,卻沒有辦法拆除家居的煤氣管,因為這些煤氣管是煤氣公司的,而煤氣庫爆炸即使能使平民死傷,也彷彿只是煤氣公司和政府之間的事。

但現代都市人,已將此等事看作平常事,而且還以為自己是電力公司、煤氣公司、食水公司、電話公司的「尊貴客戶」。

參考資料

  • Schivelbusch, Wolfgang, Disenchanted night: 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li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gela Davies (tran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 Worsley, Lucy, If walls could talk: An intimate history of the home. London: Faber & Fa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