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時不少智能產品都一再強調,新生代都市人的趨勢,是更懂得關注身體健康,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願意抽空多做運動。廣告上也總呈現出完美的 IT 健康達人形象,他們配備各種新式體能監察產品,在健身室或海傍秀出鍛練過均衡的肌肉,讓人感到似乎連汗水都流得比別人更有效率。不過,這可能只是智能產品特意塑造的精英貴族。現實中的新趨勢,跟假象相距甚遠,很多時候買了產品後,其實並沒有之後。
頻常出現於一般用家的情況是,徒有利器,無奈只有三分鐘熱度。據統計,像 Fitbits 或 Garmins 這些熱賣的智能手環,有 3 分之 1 的用家在買了之後只配戴不到 6 個月,新鮮感減卻,就不再日日戴著,並停止追蹤自己的健康狀況。而當中有超過一半用家更直接棄置,不會再用。這現象在潮流科技產物中實屬異數,像多年前剛剛面世的 iPhone、Facebook、Instagram,或是現在大家流行到 Netflix 看劇,都有著瞬間讓人上癮的「毒性」。但智能手環或健康監測手環這類產品,發展至今已有多年,卻比起其他科技潮流慢熱得多,在某程度上它確實很健康,因為它不含「毒性」,並不會讓用家上癮。
我們會擔心玩 Instagram 上癮,看 Netflix 上癮,但對於智能手環,從來只會擔心用家戴不上癮,放下了,就不願再戴。是使用者的問題嗎?首先,問題可能出自智能手環本身。因為它一直無法有效成為用家一個戒不掉的習慣,反之,它極容易就會被戒掉,然後成為廢品。除了產品生命周期短,世代替換快速,初期面世的智能手環也礙於續航能力並不強,每隔數天或最多一兩個星期就要充電,大大增加用家半途而廢的可能性。Garmin 產品經理 Phil McClendo 也承認,智能手環在硬件上仍有極大改善空間:「如果它戴得舒服,防水,屏幕清晰而且電量更多,用家就不會有藉口把它脫下來。」
不過,相比硬件上的不足,智能手環最主要的問題,仍是它的實質功效非常模糊,用家只能一味相信,卻難以量化。新的智能手機總會強調運算效能比起上一代提升了多少,Netflix 也總在標榜平台上的劇種和數量之多,然而,不曾有一款智能手環會明確地告訴用家,配戴之後體重或體脂率能有效下降多少。智能手環的製造商從來不在產品說明上標示其實際效用,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盲點。配戴智能手環,表面上能讓身體資料數據化,用家能更清晰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但另一方面,他們並不清楚智能手環這些貌似周全的功能,對 Keep Fit 會有多少成效。
而遺憾的是,過去大部分研究都曾表明,這類健康監察器的效用非常低,甚至跟 Keep Fit 關連不大。在去年發表的一項統計,就嘗試以 800 人為實驗對象,於 2013 到 2014 年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測試。那些配戴智能手環的人,甚至還附以獎金鼓勵,在經過一年之後,他們的整體健康和體能水平都無顯著改善。而且,一旦半年之後不再提供獎金鼓勵,部分人的表現甚至比完全沒戴智能手環的調查對象更差。另一個由匹茲堡大學所做的研究,則嘗試以減重效率來量化智能手環的功效。結果狠狠摑了智能手環製造商一大巴掌,沒戴智能手環的人比起配戴者甚至多減了 8 磅。
智能手環的出發點是提醒用家注意健康狀況,但一眾統計顯示,它們看似促進健康,實則無用 —— 不過,這是就目前階段的說法。不少專家對智能手環的後續發展還是相當樂觀,美國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家 Alycia Sullivan 便認為,健身科技產品的改良,最終會讓人們的生活習慣有所改變。
最初面世的智能手環,頂多只能計算步數和監測心跳率。隨著加入更多不同功能,監測範圍無疑大幅增加,不過,能收集用家體能數據是一回事,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激發或帶動用家持續健身,才是真正的難題。其中一項例子,是怎樣有效發出「溫馨提示」督促用家多做運動。舊式智能手環一般會定時震動或發出手機短訊,提醒用家是時候動一動,但過於「不識時務」的做法,一般都會產生反效果,為用家帶來極大滋擾。新式的智能系統則更懂得調節,只會在用家坐得太久,超過某個預定時間的情況才會作出提醒,更貼近用家的生活,減少令人煩厭的機會。Fitbit 的研究員 Shelton Yuen 認為這些「溫馨提示」相當奏效:「一般用家每日會因為坐得太久被提醒 6 次,一個月之後,提示訊息的出現率少了 4 成。這意味著配戴者的內在習慣已受到影響。」
另一項在智能手環上的常見功能,是顯示出用家之間的運動量和排名。儘管這發揮了社交平台的影響力,在競爭之下或會激發用家的運動意欲,不過,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研究員 Mitesh Patel 坦言這對平常就不做運動的入門級用家意義不大,皆因排名較量的做法,最多只能激發本身就在排名榜上游位置的用家,讓他們繼續加緊做運動,但他們本就是最不需要額外激勵去做運動的那一群。
還有,自智能手環面世,普遍都有設定目標(Goal setting)這項功能,Patel 形容:「人們始終需要擁有一個奮鬥的目標,才可以改變習慣。」不過,初期的智能手環只為用家提供固定的步數目標,實際效用不大,甚至同樣亦有反效果。因為用家會輕易相信智能系統所定下的減重目標,一旦達到了某個減重目標,便自然停步,結果顯然比起沒有依賴健康監察器的人成效更低。如今經過改良的智能手環,則懂得分析配戴者的行動習慣和體能數據,度身訂造一些運動目標。譬如在 Garmin 的新產品,系統便擁有更深層的洞識力。當用家在過去一週運動量不足,它便會發出訊息提醒,敦促用家檢討情況。
當智能手環愈來愈輕巧,而功能愈來愈強大,即便它並不讓人們上癮,不如 Facebook 或 Netflix 的熱潮來得那麼迅速和天翻地覆,但對人們的生活習慣,始終有著正面的轉變。減重健身不是一天能達成的目標,就像智能手環所經歷的漫長改良過程,要讓它成為一件更有用的產品,生產商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