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除了循例有各大電台頒獎禮票選年度歌曲,不少舉足輕重的詞典都會陸續公佈年度新興詞彙。在日本,自由國民社的年度新詞早前已經揭曉,由「忖度(そんたく)」大熱當選。另一邊廂,「英國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也選出了它們認為最有代表性的 2017 年度詞彙,並且跟今年的英國政局亦息息相關 ——「青年震盪(Youthquake)」。
「青年震盪」的字面解釋,是指新生代的某些集體行為,足以對文化、政治和社會風氣帶來明顯影響。牛津字典的數據顯示,「青年震盪」這詞彙的使用頻率在 2017 年大幅飆漲 400%,當中最主要是它分別在 6 月和 9 月掀起過兩次媒體熱潮。
英國今年 6 月的國會選舉可謂這一股「青年震盪」的震央,首相文翠珊宣佈提早國會大選,本以為保守黨會大勝,結果,由於新生代的投票率遠超預期,為反對派工黨帶來意料之外的力量,最終以逆轉的姿態取得 262 席。由於年輕人的踴躍參與成為工黨黨魁郝爾彬的致勝關鍵,其時媒體都不約而同地以「青年震盪」來形容這場結果始料未及的選戰。
鑑於「青年震盪」成為英國國會大選的熱門詞彙,出盡鋒頭,它亦成為一大政治「潮語」,漸被媒體廣泛挪用,並延伸到 9 月發生在紐西蘭的第二波風潮。「青年震盪」除了被用來描述紐西蘭的新婚年齡有下降趨勢,同時,年僅 37 歲的紐西蘭新總理 Jacinda Ardern,也成為「青年震盪」於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再度洗版的新話題。Jacinda Ardern 雖是政壇新面孔,但憑著基層出身,年輕有為的形象,獲得大批選民支持,就任在野黨黨魁不出 3 個月,便成為紐西蘭 150 年來最年輕的總理,英國國會大選完結未幾,便即成為第二宗逆轉勝政治事件,「青年震盪」也從英國政壇遷移到紐西蘭,以形容 Jacinda Ardern 的空前成功。
不過,若追本溯源,「青年震盪」並非一個全新的詞彙,而是在 1965 年由流行雜誌 Vogue 總編 Diana Vreeland 創造出來的。「青年震盪」最初是一個時裝界的用語,用來形容 60 年代冒起的年輕人品味。正如牛津詞典的說法,歷史一直在重複,當年的「青年震盪」震央同樣在英國,一股新興的街頭文化 London Look,於倫敦年輕人世代火速盛行,有別於傳統崇尚奢華的時裝潮流,各種廉價、大量生產的成衣時尚,反而更受到新生代歡迎,並徹底取代了那些以巴黎、米蘭或紐約為基地的高檔服裝品牌。
「青年震盪」初時用以描述年輕人如何主宰著 60 年代流行時裝和音樂的轉向,背後也反映了戰後出生的嬰兒已經長大,開始反抗上一代的傳統價值。在當年的 Vogue 一月號,Diana Vreeland 便曾寫道:
「The year’s in its youth, the youth in its year. …… More dreamers. More doers. Here. Now. Youthquake 1965.」
她認為,1965 年,就是年輕人抬頭的一年。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青年震盪」捲土重來,「紐約時報」則引述了牛津字典新詞彙項目負責人 Katherine Connor Martin 的看法,她認為,這個富有歷史價值,並意味著時代交替的詞彙,之所以能再度興起,事情本身就很對稱(Symmetry):「早在 60 年代,它是用來形容那批生於嬰兒潮的年輕人,拋棄了上一代的衣著風潮。而到了今日,它在政治上也正正代表著新生代青年拋棄了那批生於嬰兒潮的老一輩。」
牛津詞典今年的候選新詞名單,其他入圍詞彙還包括了「Antifa(反法西斯)」、「Broflake(玻璃心男子)」、「Milkshake Duck(奶昔鴨)」和「Kompromat(黑材料)」,同樣地充滿著政治味道。不過,Martin 的觀點或說明了這些政治「潮語」的落選原因。她認為,一部出色的詞典,並非要在當代的問題上發表意見,而是應該堅守本位,為詞彙的使用方法提供客觀資料。
不過,儘管編撰詞彙需要持平和客觀,但牛津詞典在公佈年度詞彙的新聞稿上,還是幽默地展露了一些主觀看法。「青年震盪」不單是一個罕見的新興政治術語,牛津詞典顧問 Susie Dent 還特意提到:「它讓我們找到有望改變事物的力量,而且帶有一點語言學上的趣味。要總結這艱難而分化的一年,它似乎是最適合的字詞。」這無疑就是對政局上的新生代替換,以至年輕人更為關心政治的當代現象,予以正面積極的解讀。
一部權威而宏大的英語詞典,或者,並不容許對政治時局寫下駐腳,但所抱持的立場,字裡行間還是有著鮮明可尋的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