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電子遊戲動向,不一定要看大數據,電玩迷的小智慧有可能更緊貼市況。儘管任天堂新機 Switch 如今熱賣,而 Sony 正積極催谷新產品 PlayStation VR,不過,電玩界亦有「丁蟹效應」,日本著名漫畫家冨樫義博宣佈明年初重新連載「全職獵人」,過去多次中止連載,聞說原因之一是作者過分沉迷電玩遊戲,拖稿情況嚴重。重新連載或透露了點風聲 —— 純屬謠言,但未必無因,電玩市場當下的小陽春或者並不持久。
連載廿年的少年漫畫「全職獵人」,近期因為時常中斷連載,備受批評。不過,無損其殿堂級作品的地位,讀者的年底喜訊除了再一次的重新連載 —— 雖然估計只會連載兩三個月,另一方面,是「全職獵人」曾出現過的電玩遊戲「貪婪之島」將發售紀念商品。在無數玩家和讀者心目中,「貪婪之島」是一個完美電玩遊戲的代名詞,也顯然包含了作者冨樫義博作為一個資深電玩迷,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某些看法。
「貪婪之島」表面上是一個佈滿超能力者和奇怪生物,置身魔幻國度的卡牌式 RPG,但漫畫提及,遊戲形式是真人參與,而遊戲主機是一個巨大的念力機器,會將玩家帶到一個被念力包圍的真實世界,遊戲中的所有事物都由念力創造而成。換個說法,表面的遊戲方式是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而在開發者的角度,它實質是 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今日的應用科技層面,用家還會明顯地區分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不過,漫畫中提出的概念,是一個結合兩者,更為長遠和成熟的完成式。至少,從硬件上來看,如今的電玩界風頭躉 VR 裝置,周邊配件多,其「技術水平」自不如漫畫中那部名為 JoyStation 的古董念力遊戲機。
隨著大眾認知增加,今日的 VR 裝置不再是太新鮮的產品,價格較前幾年「入屋」得多,尤其 Sony 推出的 PlayStation VR 在定價和質素上取得平衡,大獲好評。不過,部分人已聞到不對勁的味道,VR 電玩並不是真的那麼令人興奮和期待。其弊病非常明顯,遊戲內容不耐玩,而且 VR 遊戲需要太多硬件配套,如頭罩、操控杆和強勁顯示卡,缺一不可,既昂貴亦不方便。或許,這都說明 VR 裝置只是過渡性的技術。
當全世界都瘋於 VR,只有一員堅持缺席,Apple。這顆白蘋果從未推出任何虛擬實境產品,甚至明確表示無意投產。是掌門人 Tim Cook 獨斷自大,還是獨具慧眼?無論如何,Tim Cook 捨棄了爭奪 VR 市場的機會,原因之一是他認為現階段的投影技術,無法為用家提供一個良好的虛擬實境體驗,而另一方面,他亦不信賴 VR 的封閉式操作環境,他形容,虛擬實境會令用家更傾向於自我孤立和脫離社會,不是一項值得開發的項目。
Tim Cook 揀盡寒枝,別人追逐虛擬實境的風潮,Apple 卻把注意力放在 AR 技術上。這成為剛過去的 Apple 發佈會上最為沉悶的環節,因為用家都很熟悉何謂 AR 技術了,再精良和用途廣泛的擴增實境都不會驚喜。AR 技術是一個在真實世界上覆蓋虛擬訊息的概念,這很符合 Tim Cook 的個人理念。擴增實境強調社群互動,將用家的行為放大和具體化,而不是將用家孤立。Tim Cook 曾提及,VR 始終是局限於電玩層面的技術,但 AR 則有著作為商業用途的發展潛力,可望在工業、教育、保健和交通層面對人類產生更大的影響。
事實上,Microsoft 當下的發展策略,與 Apple 是相似的。雖然 Microsoft 亦有推出 VR 頭戴式裝置,但虛擬實境只是起步階段,在 Windows 10 的最新版本便預載了相關程式,讓 VR 用家使用一個「混合真實」(Mixed Reality)的辦公平台。Microsoft 正打算透過筆電生產商合作,一方面製造硬件實現 VR 技術,另一方面則計劃經營一個結合虛擬和真實的界面,因為 AR 技術同樣能在這「混合真實」平台發揮功用。比起投入大量資金開發 VR 裝置,老謀深算的 Microsoft 則朝著拓展 VR 同時兼顧 AR 的並行之路發展。
或者,虛擬實境為電玩公司和電子生產商帶來的小陽春,只是最後的亢奮。事實上,VR 技術已過了發展階段,在 2014 年被 Facebook 收購的 Oculus VR,在今年 5 月已悄悄關閉了 VR 工作室。Nokia 亦擱置了公佈多時且成本驚人的專業級 VR 相機。
至於擴增實境技術的成功,難免要回到去年一夜成名的「Pokémon Go」。無可質疑,不管 VR 裝置生產商現時如何催谷銷量,用家回響和評價其實都遠遠不如這款簡單的手機遊戲。「Pokémon Go」既迅速普及,同時大受歡迎,確實展示了 AR 技術的特性:將人的距離拉近,並且以科技建構新社群。
當人手一台智能手機,跟隨虛擬訊息移動,在真實世界中尋找小精靈,某程度上正是漫畫世界「貪婪之島」這款完美電玩遊戲的雛型。相對之下,無論 VR 技術發展得再成熟,用家玩的都是一個孤島遊戲。
冨樫義博未必是一個勤奮出色的漫畫家,但其創造力和對於未來的觸覺,顯然比其畫功精準。漫畫尚在連載,時間則肯定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