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盧根急轉彎」—— 奧斯卡大導的壯士斷臂式回歸

A+A-
「盧根急轉彎」劇照。

是不是很多人已忘記了 Steven Soderbergh?我還記得「性感的謊言(Sex, Lies, and Videotape)」,也當然記得 2001 年的奧斯卡,破紀錄地同時憑「伊人當自強(Erin Brockovich」)及「毒網(Traffic)」提名最佳導演,贏了李安,也贏了 Ridley Scott。以為前途無限,自此之後,卻似撞了邪,幾乎每套作品也沒有甚麼好口碑,讓人留下印象的,只剩下「盜海豪情(Ocean’s Eleven)」系列,或者「光豬舞壯士(Magic Mike)」。你可能心諗,唔係啩,前者是集合一大班巨星的賀歲片格局,後者則是販賣 Channing Tatum 的肌肉和舞技,唔使浪費奧斯卡級數大導演吧。事實上,Steven Soderbergh 在 4 年前拍了齣電視電影「華麗後樂園(Behind the Candelabra)」後,直頭宣佈拒絕再執導電影,情願轉投電視劇界,拍了兩季「杏林先鋒(The Knick)」。

「盧根急轉彎」電影海報。

「盧根急轉彎(Logan Lucky)」可以算得上是 Steven Soderbergh 的出山之作。特別在於放棄傳統電影發行商的合作模式,為求爭取在創作上的絕對話事權,以壯士斷臂式手法,售出海外放映權及電影上映後的 DVD、串流播放等利潤來籌集拍攝資金及宣傳資金。換句話說,賺的,全是美國本土市場的票房。如果你是他,還會不會開拍「盜海豪情」般適合全球觀眾欣賞的柴娃娃?當然不會啦,「盧根急轉彎」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產生的作品。我會形容它是荷里活版的「一念無明」,沒有在香港生活過的人,未必懂得「一念無明」的精髓;沒有在美國捱過窮的,也應該解不通「盧根急轉彎」。

同樣是劫案,「盧根急轉彎」的劫匪們全部是市井平民,打劫只因為貧窮,不似「盜海豪情」的專家,主攻大茶飯,是為證明自己能力或為溝女為報仇,理由那樣華麗。打劫過程雖然一樣扭盡六壬,但明顯粗疏得多,不似「盜海豪情」般絕,這才貼近現實。現實就是不用十全十美地犯案才可逢凶化吉,現實就是負責查案或保安的官僚,其實根本沒有天才或神探。與其說「盧根急轉彎」是犯罪電影,不如說它反映國情,就跟近期的「非正常械劫案(Hell or High Water)」或「搶錢耆兵(Going In Style)」一樣,劫案不是重點,為何會有劫案才是電影關注的地方。「盧根急轉彎」今次不針對貪婪的金融機構,但它力插低智才可賺取暴富的現況,嘲笑政府機關高層人員只求自保的心態,也抨擊傷殘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對待。說句實話,電影可以稱得上是 Steven Soderbergh 的回勇之作,但得到的評分仍然是嚴重地偏低。我只能這樣理解:不遵守遊戲規則的革命者,總會需要渡過一段漫長的陣痛期。捱得過的話,就會變成劃時代的神話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