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幅私人收藏的達文西畫作「救世主」天價成交,比之 50 年前的成交價升價百萬倍不止,金額之高叫人咋舌。不過,原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名畫確有令人「神魂顛倒」的能力。
話說此畫拍賣前曾到香港、倫敦、紐約等地巡迴展出,專程到場一睹名畫風采、住在紐約 65 歲 的 Nina Doede 看畢名畫大為感觸:「觀此畫可謂一種精神體驗。它令我心碎,潸然淚下。」觀畫有猶如神交,也有猶如中邪入魔,實際上此般為藝術作品如痴如狂的反應,被部分心理學家稱之為「司湯達症候群」。
- 觀畫者,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神情欣喜,也有人眼泛淚光。
事緣法國作家司湯達(Stendhal) 1817 年首次遊覽佛羅倫斯(也是偉人如伽利略長眠之地)時,百感交集,不能自已,後來他在遊記如此形容:「一想到我竟如此靠近那些偉人,我就欣喜若狂。我沉醉在對此神聖之美的深思中,已瀕臨昇仙之境。此時此地一切一切都真切生動地與我靈魂對話。啊,真希望我能忘記。它叫我心悸……生命力從我身體流走,讓我連行走都搖搖欲墜。」後來意大利精神學家 Graziella Magherini 將這些情狀,以及其他人觀賞藝術品時的激烈反應,整合成一種症候群,並引這位法國作家之名命名,成為「司湯達症候群」。
所謂「激烈反應」,有全身乏力恰似靈魂出竅如司湯達,也有冷汗冒不斷、暈眩、嘔心、焦慮、哭泣、腹痛、心跳加速、性興奮,甚或昏厥,不一而足,Magherini 1989 年出版的書作 The Stendhal syndrome 就收錄了 106 個相關案例。2001 年出版的 Pictures and Tears: A History of People Who Have Cried in Front of Paintings 亦詳細記載那些年對畫哭過的人,有人因此出現被害妄想,或自覺被畫作跟蹤。不過最嚴重的症狀,可能要數「紐約時報」1989 年報道的一名年輕女性的病例 —— 病人參觀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之後幾天,開始出現幻覺,以為自己能見天使之身,能聽天使之聲,甚至深信自己是一名葬於翁布里亞(Umbria)的修女的投胎轉世。
Magherini 於 1989 年接受美國「時人」雜誌訪問時,解釋司湯達症候群病因,乃是觀賞藝術品而來的衝擊,激發病人本身潛意識中的情感和記憶:「藝術品對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影響力是非常強大的。」不同人對同一藝品的反應各異,視乎作品本身的歷史和觀賞者的個人經歷。她表示,若不想誘發司湯達症候群,只能避免短時間內觀賞太多高質藝術品,不過即使不幸「著魔」,一般只需卧床休息數日即可痊癒。
當年「司湯達症候群」學說一出,雖有部分曾因觀賞藝術品而失常者大嘆「原來如此」,也有人批評 Magherini 譁眾取寵,Pictures and Tears 作者 James Elkins 就曾直指所謂患者「不是中暑就是思覺失調」。不過 A Doctor’s Dictionary 作者 Iain Bamford 就明顯信服 Magherini 那套,指出司湯達症候群就如耶路撒冷症候群(因到訪聖地引起宗教思想掙扎):「多愁善感的人,心理較易受感覺地位崇高之物影響,使之一時無法調整心理平衡。」事實上,後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大學(University of Valladolid)的研究實驗,也印證司湯達症候群確有其事,83% 受驗者情緒狀態會受藝術作品影響。
不過名畫這回事確是見仁見智,同一幅「救世主」,有看出眼淚的觀畫者如 Nina Doede,有為之一擲千金的知音,不屑一顧的也大有人在,例如藝術史專家、倫敦大學沃伯格研究所名譽教授 Charles Hope 就曾指:「即使退一萬步,把保存不佳的因素也考慮在內,此畫構成之平庸也到了叫人費解的地步,很難相信達文西會畫出如此無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