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鐵籠與玻璃觀光箱

A+A-

升降機的構造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在高處裝上滑輪,並掛繩在輪上,在繩一端載物,另一端的繩一拉,載物便隨即向上升,反之則降。以前歐洲礦工在礦坑內,也以這種簡單滑輪裝置上落礦井。但一般人則認為,乘這種裝置升降太危險了。

早期的升降機狀似鐵籠。

19 世紀中期,奧的斯(Elisha Otis)發明了升降系統自動剎掣裝置。在 1853 年的紐約博覽會中,奧的斯在場內搭起升降臺,站在臺上,以繩與滑輪將自己升高,木臺下則裝有自動剎掣裝置。奧的斯在臺上將繩剪斷,木臺急墜,剎掣裝置隨即啟動。從此以後,升降裝置就不再令人感到畏懼,而奧的斯後來也成立了電梯公司。

到了 20 世紀初期,歐美大城市的多數大廈內設都有升降機了,但與今者略有分別。當時電力依然是新技術,多數升降機都不是以電力驅動,而是以蒸汽驅動的牽引式升降機液壓式升降機。升降機多安裝於方型迴旋樓梯的中空處,如果機廂沒有裝飾,升降機廂便貌如鐵籠。當時有升降機的大廈多數是富貴人家的居住處,或者是豪華酒店旅館,為免升降機乘客看似籠中獸,工程師裝好升降機後多數會將機廂裝潢一番,使鋼鐵小廂變成世外桃園,例如在升降機廂內裝上紅木牆壁和拱形天花板,天花板上漆上藍天白雲,而紅木牆上則有洋燭,以點點搖曳的火光作照明;或者在牆上掛滿紋章花飾,花飾用柚樹、桃花心木(Mahogany)、合桃、楓樹、黑檀木、橡樹之類植物製成,令升降機廂化成植物畫室。在當時曼克頓住宅區的升降機廂內,如果看到西班牙名畫家格雷考(El Greco)的畫作複制品實屬平常,不必驚訝。

工程師裝好升降機後會將機廂裝潢一番,使鋼鐵小廂變成世外桃園。

升降機華美如此,乘者非富則貴,操控這種事,當然不必搭客操勞,自有人專理,這個人就是俗話所謂「揸𨋢人」(「揸」又謂「駕」,與駕車之意相同;「𨋢」即升降機,來自英語「Lift」)。升降機雖早在面世後不久,於 19 世紀末已經能夠以按鈕操作,不必由專人「駕駛」了。不過直到第 2 次世界大戰後,這種「無人駕駛」的升降機才漸漸普及化。紐約人與揸𨋢人情誼深厚,有傳在 1975 年 1 月,第 66 街一幢住宅大樓的業主打算換新升降機,辭退 3 名揸𨋢人,卻遭一眾住戶抗議。眾住戶認為「揸𨋢人」有助保安,阻止業主改換新升降機。

升降機換作無人駕駛之後,搭客就要自行按掣,以升降到指定樓層。新的升降機,運輸速度比舊機快,但不知為何一眾電梯公司卻常常收到投訴,稱新升降機很慢。後來有人發覺,這種「慢」是錯覺,錯覺又從何而來呢?

乘客現在沒有揸𨋢人同乘了,乘搭升降機的時候,或者會聽到機件噪音,或者會看到陌生同乘者的動靜,因為機廂狹小,這些噪音與陌生人的動靜會令人心感不安,想盡快離開升降機,便覺得升降機很慢。工程師為了化解這種不安,想出妙計,在升降機廂內裝上大鏡。搭客踏入升降機廂後,一看到大鏡就整理衣衫領帶,偷看同乘者的外貌,容易分散注意,而且大鏡也令升降機廂看上去更寬敞。自從在升降機裝上大鏡後,電梯公司就再收不到關於速度的投訴了。

升降機廂只有 3 面牆和一面門,看似密不透風,易令乘搭者心感不安。新款升降機很快也出現了。這種升降機於 1967 年亞特蘭大凱悅酒店面世,升降機廂有 3 面落地玻璃窗,玻璃窗外景色,比大鏡的影像更能令人化解不安感,當年被稱為「Rocket Ship Glass Elevators」。後來這種升降機甚至變成消遣的玩意,引來大量遊客乘升降機觀光,酒店於是在頂層建餐廳,做「遊𨋢河」觀光客人的生意。香港中央圖書館也有這種升降機,曾聽聞有些旅行團導遊會帶遊客來搭電梯觀看圖書館內風光。

  • 亞特蘭大凱悅酒店的升降機之旅。

參考書籍

  1. Alisa Goetz, ‘Turning point: conveyance and he Paris Exposition of 1900’, Up down across: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sidewalks, Alisa Goetz (ed.), London, New York: Merrell, 2003, p. 47-57.
  2. Peter A Hall, ‘Designing non-space: the evolution of the elevator interior’, Up down across: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sidewalks, Alisa Goetz (ed.), London, New York: Merrell, 2003, p. 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