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報夢尋兇 —— 虐待與骨骸 (上)

A+A-

早於本週一(11 月 6 日)泰國有一則新聞指,一名母親接獲女兒報夢說她早已遇害並化成白骨,被葬於生前工作的事主家附近的棕櫚樹底下。原來這名女兒於 2011 年前往曼谷工作,不久後毫無音信,已經失蹤超過 5 年。婦人醒後去報警,警方也半信半疑,但依然依照婦人訴求前往考察。結果,在棕櫚樹底下挖了約 1 呎深的土地後,真的找到一個用黑色塑膠袋裝著的骨骸。按照片及影片顯示,骨骸上依然找到毛髮及衣物。遺骸是否屬於這名母親的女孩,目前還在等 DNA 化驗確認,但母親卻頗為肯定衣物是屬於她女兒的。

另外文中亦提到,在女兒失蹤後,母親四處打聽女兒的消息,並得知女兒曾受虐待。那被虐待又到底能否於骨頭上看得出來?

首先,施虐者跟一般近身攻擊不一樣,選擇的武器多半會造成鈍器創傷(Blunt force trauma)。注意,這裡不是說施虐者不會用銳器(如:刀)去增加受虐者的痛楚,而是說這些用以增加痛楚的傷口未必深至留於骨頭上。多半於受虐期間的創傷都是以鈍器為主,甚至有些是先用刀刺激受虐者,再額外加上鈍器。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銳器創傷未必會於骨頭上留下明確痕跡。換句話說,施虐者的用意是要折磨被虐者,不管事出甚麼原因,都不想他們從自己手上那麼快死去。

其次,要嘗試留意眼前的骨骸有否曾經受虐,可以從骨折癒合後增生的組織(Callus formation)入手。一般在骨折後,如果能把骨頭固定,其癒合會相當「靚仔」—— 沒有因骨頭癒合而增生的痕跡,這一般為有醫療介入(Medical intervention)的結果(如:打石膏)。相反,一些沒有好好處理的骨折癒合處,會因為增生組織而於原本的關節有一個新的結合點,形成了偽關節(Pseudo-joint formation)。這類關節我於肩膀脫臼的案件中看不少。

於虐待案中,另一個特徵是經常看到重複性的創傷及骨折。譬如說,於虐兒案中兒童的手腳經常有一類螺旋骨折類型(Spiral fracture),這類骨折痕跡是由於拉扯四肢所做成,不過由於兒童動物骨頭韌性比成年人高,因此沒有完全弄到孩童骨折,反而留有特別的骨頭線索。重複性傷痕可以告訴我們眼前的骨骸主人的創傷模式,令專家可以理解骨骸主人是否因為這些傷痕直接或間接造成死亡。

分析虐待造成的傷痕並不是一件簡單明瞭的事,畢竟虐待並不只是指身體上的虐待,精神上、言語上的影響可能更為嚴重!下週,我們可以再深入利用歷史事件及部分案例去探討,到底肉體虐待,會於骨頭留下怎麼樣的印記。最後,不管你們相不相信報夢尋兇這回事,至少這位媽媽得到了一個答案。至於,骨頭的故事,就讓骨頭訴說吧!

參考資料

Kimmerle, EH and JP, Baraybar. 2008. Skeletal Trauma: Identification of Injuries Resulting from Human Rights Abuse and Armed Conflict. Boca Raton: CRC Pres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