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香港演唱會的 Encore 環節已成慣例,荷里活電影的 Easter egg(彩蛋)亦愈加普遍。像 Marvel 和 DC 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在 Closing Credit 字幕播放途中或最後加插數十秒短片,既是隱藏內容也是預告,連上電影續集或同系派生作品。儘管內容可看可不看,而看完又總是覺得不外如是,但捕捉到觀眾心理,除非電影本身實在爛到𠝹凳,否則還是會好奇一看。如果你是朋友之中的首批入場人士,要知道有沒有「彩蛋」,觀眾們都有個不成文的共識,當片尾字幕跑出來都未開散場燈,就代表電影未完,還有下文 —— 才怪。其實「彩蛋」的出現與開燈時間,兩者關係不大,甚至在戲院和製片商眼中,有截然不同的考慮因素。
最近廣受好評的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便在外國引起一些討論。電影在片尾字幕之後還有一些小片段,對劇情影響不大,但始終有男主角 Timothée Chalamet 的演出。事件源於兩間連鎖戲院 Vue 和 Odeon 在該片的字幕播出之際開了散場燈,於是有批評指戲院沒考慮過觀影感受,並不尊重影片。曾在倫敦帝國戲院(Empire Cinema)任職放映師的 Dave Norris 坦言,是觀眾們玻璃心,想得太多了。於片尾字幕彈出時打開散場燈,是全球戲院沿用多年的通例,主要是基於安全理由,當預計大部分觀眾會陸續離開 —— 一般觀眾很少會看完片尾字幕 —— 院廳就會亮起微光供散場之用。
此外,現時的連鎖戲院幾乎都已數碼化,並棄用舊式菲林放映機。因此,片商不需要借出造價高昂的菲林拷貝,讓戲院從硬盤抄下片源直接播放就可以了。片商交出的硬盤亦已紀錄了銀幕比例、片尾字幕時間,而加插片頭廣告和開關燈時間同樣是按照設定以電腦化操作,與戲院工作人員的個人觀影感受無關,純粹是觀眾的誤會。
另一更為美麗的誤會,是很多人都以為院廳於片末不開散場燈,就表示有「彩蛋」。過去多年於片尾字幕開燈的做法之所以有變,並不是因為現在的電影愈來愈喜歡留一手「彩蛋」,更不是戲院希望觀眾留步收看,而是近年 3D 電影流行,出於部分片商的要求。以香港為例,要等到真正完場才開散場燈的經典代表就是「阿凡達」。由於開了散場燈,戴著眼鏡所感受的 3D 效果會大打折扣,令觀眾會看不清楚片尾字幕。哪怕 10 個觀眾中只有 1 人願意留下,對方卻看不到幕後人員名單,就太可惜了。這個才是製作團隊最不想出現的情況。
戲院在全面數碼化前,舊式放映機雖然需要人手進行上片組裝,但散場燈一般仍是自動的。極少會那麼人性化地安排一個院務站在燈掣旁邊,等候片尾字幕一出馬上開燈。新式放映機憑著電腦軟件操作,而過去的,卻是一個 Analog 自動化機械時代。昔日的放映室,除了擺放一台放映機,日常運作還會配合捲片器和裁片器 —— 可參考 David Fincher 的經典作品「搏擊會(Fight Club)」。除了像戲中畢彼特故意在菲林裡插入成人電影的畫格,傳統放映室主要還會用到兩種道具:膠紙和錫紙。這裡曾經是講究手工藝多於電腦應用的地方。接駁菲林的方式簡單而有效,就是用膠紙黏合,因為方便運送,電影的菲林拷貝會被裁成好幾本畫,繼而在戲院用膠紙駁回,一本畫大概是 20 分鐘的影片。菲林電影除了畫面有顆粒和因為重複播放而出現損耗,亦常會看見某些一閃而過的標記,譬如數字或英文字母,那是放映師在駁片時特意劃上去的 Footnotes,以識別每一本畫的次序和曾經在哪一家戲院上畫。
舊式戲院能自動開散場燈的關鍵,在於放映師預先在菲林特定位置貼上錫紙。由於錫紙能過電,在放映機運作途中,當去到某一格菲林,就會自動執行指令,無論是開機、關機、散場燈還是轉換鏡頭比例(廣告和正片的比例會有不同)都是加一片錫紙。儘管普通觀眾或不曉得原因,但在舊戲院看電影時,大家都應該聽過「咔」的一聲,那代表剛剛有一格錫紙菲林通過了放映機。雖是舊式機械,但放映機 1 秒 24 格菲林,速度相當驚人,而且由頭到尾都不能中斷。當膠紙或錫紙的接合位出錯,就會出現跳格或卡住放映機的情況,一來放映就會停止,二來只消一瞬間就會燒穿菲林格,甚至扯斷數千呎長的菲林,尤其在設備落後的舊戲院,機件老化欠缺維修,便時常出現這情況。
當然,落伍的自動放映機如今已幾近退役,片商也不願意為個別一兩間舊戲院花大筆錢沖上百分鐘的菲林。要在銀幕上欣賞到「燒片」的奇觀,除非是電腦特技,否則機會不多。
事實上,傳統戲院的放映師,總是比起一般觀眾更加了解一部電影。至少,在接駁菲林時,他已經重頭到尾,連同片尾字幕以及彩蛋,都親手來回攪動過一次,以確保播放時運行暢順,不會卡住放映機。
過去的戲院還有個舊例,如果電影太長,會設中場休息,讓觀眾上洗手間或買飲品。對於一般片長 3 小時的印度片來說,中場時段仍然存在。然而,這做法當初並非為著讓觀眾雙眼稍作休息,而是因為電影菲林太長,畫數太多,放映機的菲林盤根本不夠大,所以電影才需要在中間斷開,讓放映師分段上片。
這亦是散場燈為何最初就習慣在片尾字幕時打開的原因。反過來想,如果一直沒有提早開燈的習慣,應該會有更多不趕時間的觀眾願意看完字幕再起身,這不是更理想嗎?但戲院方面不是這樣想,工作人員最怕就是這些堅定看到最後一格菲林的觀眾。每逢周末或假期,戲院的排檔會變得密集,甚至是連著播放,左邊散場,右邊就有觀眾入場。因此,戲院都期望觀眾能提早離席,即使只是幾分鐘時間,既方便院務清潔打掃,更加重要和必須的是,讓放映師有足夠時間處理收片、換片再上片等程序。尤其在香港,每日每間院廳都可以播足 6、7 場,而且視乎票房預測,每間院廳又會在中、午、晚場分別排上不同電影,更換頻繁。當其中一場因故延遲,後面的場數都會全部順延,放映室內爭分奪秒的情況,有時堪比一級方程式賽車入維修站換輪胎。
散場燈的開燈時機,主要關乎戲院的日常運作,想知道有沒有「彩蛋」,不需要猜來猜去,看到最後一格就對了。因為每部電影的製作群都衷心想觀眾看到最後一格,這亦是那些「彩蛋」以至蝦碌片段和 Making of 會在散場時出現的最大原因。如今已是數碼放映的世代,提早開散場燈只是戲院之間的習慣,但並沒有實際需要,遲或早數分鐘,也只需要在電腦程式按一下,毫不礙事。留到最後一格畫面,儘管再不會聽到錫紙過電時「卡」的一聲,但你並沒有對不起任何電影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