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潮流:從內在修養變成行業

A+A-

不論是書刊報章,還是網上教人健康的方法,不時都會介紹「正念(Mindfulness)」(又稱靜觀)。聲稱練習正念能令精神集中、協助減壓,保持身心健康甚至提升工作能力。也有香港企業集團和公營醫療機構舉辦相關課程。如此的耳聞目染,是否有真憑實據的支持

最近發表在期刊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論文指出,迄今為止有關於正念的報告,都受到主流概念及方法論的問題,得出結果並不客觀,該領域仍需要用更嚴格和系統的方法作研究。

研究團隊認為:「正念逐步滲透當代社會的各個層面,但它實際上是甚麼?能幫助甚麼人?它如何影響心靈和大腦?這些問題,仍然沒有正式答案。以欠佳的研究方法得出來的結果,亦相當於向外傳播失實的訊息。」不過,即使沒有確實的證據,正念課程仍在美國企業間大受歡迎。

正念課程的開始與盛行

首次將正念融入美國現代醫學的人是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卡巴金(Jon Kabat-Zinn)。他在 1979 年為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醫學中心的患者,創建了一個為期 8 週的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 MBSR), 設立 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宣揚正念「並非死板、單一的形像,而是涉及以特定、持續、不偏不倚的方式保持專注」。計劃得到廣泛宣傳和採納,使正念課程以治療身體、精神和社會疾病的姿態,如雨後春筍般在坊間湧現。

企業也很快接觸到此類冥想課程,與正念相關的行業因此冒起。例如正念服務公司 ART Mindfulness Programs 在矽谷提供名為「Heart at Work 」的課程,教導員工冥想、瑜伽和沉思,公司承諾僱主:員工在接受正念培訓後可以提高生產力和工作質素、加強團隊合作精神、降低醫療費用、減少缺席率及增加士氣。雖然,科研結果聲稱正念具上述效用,但研究的實際內容及方向卻並不清晰。

評論家認為,相關研究缺乏統一性和標準,建議相關研究人員須對正念療法及效果進行細微的界定,才能準確定義正在檢測的身心體狀態及行為個案。正念療法行業亦需要標準化:如何識別新手或是經驗從業員?正念有否特定的練習方式及變化?若是無從比較領域中的從業者及課程內容,往後就難以規劃出更具意義的研究和建立現有知識系統。

回歸正念的本貌

事實上,現時已有小部分研究,開始為正念冥想提供相對可靠的科學根據。刊登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一份綜述文章就指出,磁力共振掃描(MRI)顯示練習冥想者大腦會產生變化。隨著更多標準化的正念研究出現,正念在不同範疇上的好處才能被肯定。

正念源於佛教,修練不是為了展示醫療奇蹟,也不是促進生產力以滿足從業者或是企業家的意願,而是發展自己內在的洞察力,更沉靜地觀看世間萬事萬物。早在 1968 年就抵美的當代內觀大師德寶法師(Henepola Gunaretana),在其 2011 年的著作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中用類比為正念作解釋:頭腦就像一頭野象,正念是一根繩子,木柱是要禪修的氣息。冥想時專注於呼吸,以訓練心靈,停止野性。他寫道:「從過程中,大象被馴服,因訓練有素而得以集中精神。此時,心靈才準備好面對艱巨的任務 —— 洞穿遮蔽現實、層層疊疊的錯覺。」正念就是如此純粹的內在修練,科學家和宗教人士都提醒業界不要誇大當中的好處及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