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米養百樣員工,今時今日,僱主要顧及性格南轅北轍的同事,以及他們極度不同的工作風格,特別是公司中最易被忽視而又默默存在的內向型員工。既要順得哥情,也要得嫂意,網站 The Mission List 及 Women Online 的創辦人 Morra Aarons-Mele 最近撰寫新書 Hiding in the Bathroom: An Introvert’s Roadmap to Getting Out There (When You’d Rather Stay Home) ,建議公司管理層若銳意營造內向與外向員工齊讚好的友愛工作環境,可以採取幾個簡單的方法照顧不同類型員工。
1. 選擇適合員工的通訊方式
有些人需要安靜的空間工作,不習慣跟一群同事做 project、開會、搞辦公室政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想逃避工作。作者 Morra 自認內向,並認為像她這類型的向人士,連辦公室的噪音、機械聲、耳語及強光照明都足以對她構成影響。如果再加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在同一時間兵分幾路地「狙撃」,更會增添多重壓力。
管理層可以嘗試了解不同員工的需要,讓他們選擇分享和接收工作信息的方式。若有時候利用電郵及即時通訊軟件太迂迴,當面提出問題或討論可能才是有效地整合及區分資料的好方法。
2. 不以參與度判斷員工表現
社交 —— 內向者的一大挑戰。即使看似有趣而無害的活動,如團隊訓練、集體 brainstorm 等,也可能會為這些人帶來壓力。公司應考慮讓員工自行選擇是否參與這些需要互動的體驗活動,為一旦身處群體就倍感壓力的員工提供單對單非正式會議,了解其需求。
另外,管理層判斷員工是否投入自己的工作時,不應以他們逗留在辦公室的時間長短作定義。一個僱員在下午 5 點離開公司,並不意味著不投入工作,可能是在令人壓抑的工作結束後,他需要一些空間。接受員工「性格多樣性」,正是始於理解。
3. 彈性工作模式
大多數人抱怨老闆的電郵和訊息令他們在「隨時候命」的狀態。然而,一些員工反而覺得這樣可以換來靈活性(即老闆有需要才找你,其他時間可以自行安排)。作者的建議是,若情況許可,老闆若知道僱員在家工作,晚上 9 時仍在回應工作上的電子郵件,並不需要干預,而應放手讓團隊成員去作出承擔。
事實上,研究表明,最投入及最多產的員工都是那些能把自己的工作及生活都掌握在手中的人。 所以作者認為管理層應讓員工 —— 尤其是內向型員工 —— 更自主地選擇何時及以怎樣的形式工作。例如,每週有一工作天在家工作、晚點上班還是早點離開,或者修改過度重視會議的文化,以創造更多可用來工作的時間。管理層亦應尊重團隊成員在通訊軟件上成「隱形人」,不應為他們的參與度設限,以建「同中有異」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