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曾是質素保證的一大象徵,但隨著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製鋼(Kobe Steel)社長川崎博也向全國公開低頭認錯,光環可能就這樣跌下來。神戶製鋼正式承認,公司在過去一直偽造數據,甚至在高層不聞不問默許之下,蒙混了超過 10 年時間。涉及造假的銅鐵鋁鋼四大金屬,以至合金製品可能都不合標準。醜聞震驚日本各大產業,牽連範圍之大目前仍難以估算。「日本製造」神話粉碎,過去引以為傲的高規格、高品質,一時之間變得不堪一擊,汽車、鐵路以至電子產品在國際間聲譽近乎一鋪清袋。
鋼鐵不達標,「日本製造」黯然無光,如今神戶製鋼的造假醜聞,或在雙重意義下驗證了馬克思那句名言:「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一切神聖的都被褻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all that is holy is profaned.)事件揭露以來,惹人反思過去日本企業被看高一線的優良血統,何以竟千瘡百孔,淪落而此?或者,答案在於問題本身,就是出自「日本製造」這一圈光環所帶來的壓力、競爭和恐懼之中。
自 10 月初爆出驚人的造假傳聞,神戶製鋼社長川崎博也終於在一個星期之後面對傳媒,並鄭重鞠躬道歉,承認公司曾向多達 500 家企業提供偽造品質數據,而涉及企業的數量是醜聞剛出現時所公佈的 2 倍以上。而且,神戶製鋼或在 10 年前就開始造假,往前追溯,實際數字可能遠在此之上。「造假門」源於產業鏈最開端的品質審查,員工原來一直在公司產品未達製造規格時篡改品質檢定證書,以冒充達標。既幸運又不幸的是,一如副社長梅原尚人在記者會的解釋,其產品一直都「沒有收到投訴,勉強蒙混過關」,故此神戶製鋼才會肆無忌憚,變本加厲的一再捏造數據。
由於發生問題的是各種金屬材料的第一步出廠質檢,神戶製鋼造假,牽一髮而動全身,當下日本八大汽車生產商如豐田、日產和本田都無一倖免,而通用汽車、特斯拉、福特甚至勞斯萊斯等外國車廠亦受影響,另外還包括了波音和三菱重工等飛機製造商。與此同時,營運日本新幹線的兩家鐵路公司,JR 東海和 JR 西日本也雙雙中槍,表示其「子彈頭列車」亦使用了神戶製鋼所生產的不合標準鋁材。川崎博也承認,公司的造假情況已從國內擴展至海外,而早前韓國媒體報道,現代汽車和大韓航空亦受事件波及。一家企業的造假事件,所掀起的巨浪幾乎鋪天蓋地,兵敗如山倒,沒一家大型生產商能獨善其身。
「日本製造」從品質保證變成毒瘤,原因之一,是今時今日的「日本製造」很多時並非真的在日本生產,只是冠冕堂皇的糖衣。日本關西大學教授森岡孝二就表示:「日本製造業曾經贏得全球讚譽,但如今工作紛紛外判、工廠遷到海外,情況已改變。」神戶製鋼經內部調查發現,是次造假醜聞來自旗下 3 家工廠,分別是位於中國蘇州、無錫和佛山的廠房。美其名的「日本製造」,實情早有一大部分轉移到大陸設廠投產,骨子裡是「中國製造」,品質既難監管,也難以重現日本製造業既有的嚴謹規格。
當然,「中國製造」質素欠保證只是問題的表象,更大的疑問是,為何出廠質檢造假十多年,都未被各大企業發現?如今神戶製鋼的造假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有指部分日本廠房早在幾十年前就以所謂「特別採用」的不誠實手段,向不知情的客戶提供未達標產品。可想而知,這或涉及內部員工一層疊一層,甚至從一家企業到另一家企業的連環隱瞞行為。森岡孝二提到:「由於競爭加劇加上企業需要大量縮減成本,在日本已造成一種現象,就是員工為了自保,即使見到不當行為也不出聲。」
事實上,這不是單一事件,神戶製鋼也並非第一家嚴重違法、令「日本製造」蒙上陰影的日本巨企。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日產汽車亦傳出類近的質檢事件,旗下工廠任用沒有相關資格的臨時員工處理最終檢定工作,當中涉及數萬輛未進行合規格安全檢查的汽車,結果需要大規模回收。另一家日本汽車生產商三菱汽車,去年亦遭踢爆一直在油耗測試中造假,以獲得國家環保車減稅制度中最高級別的減免額度,甚至瞞騙了政府和買家 25 年。瀕臨破產邊緣的東芝,早前亦爆出偽造醜聞,違法調整收支項目,謊報超過 2,200 億日元的虛假利潤。最新還有日立製的英國城際高鐵列車,出現故障和漏水。著名醫療設備及相機生產商奧林巴斯,於 2012 年捲入當時被稱為日本最嚴重的造假案,遭海外投資者指控和索償 191 億日元。
世風日下,近年日本各大企業充斥著瞞騙、造假和作大醜聞,曾參與製定日本公司治理守則的 Nicholas Benes 對這現象表示憂慮:「這突顯了日本企業常見的管治錯誤,即使發生極為困擾的事,甚至已被揭露,公司內部卻未全面通報,因而一再發生。公司某些層級也只想掩飾,反讓情況更糟。」誠然,神戶製鋼的醜聞背後,並非僅僅難以評估受影響範圍有多廣,而是無法想像日本龍頭企業的管理層已經墮落得有多深。
連串造假事件,讓「日本製造」的弱點原形畢露,過去日本的製造業強調品質檢定,重視生產現場的效率管理,以達至精益求精,不容出錯,高標準、超水準。然而,這些光環都成了今日的作繭自縛。當整體經濟向下,成本有限並且人手短缺,引以為傲的「日本製造」聲譽成為了高不可攀的門檻。「日經新聞」便引日產汽車為例指出,之所以會發生不合規格的車檢問題,正是由於工廠之間因競爭而產生的壓力。日產汽車為追逐生產效率,讓公司全球廠房之間進行「可視化」成果較量,公開張貼成績,這做法雖有助激發員工競爭意識,但同時讓員工承受巨大壓力,繼而做出違規的造假行為。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日本法人的會長梅澤高明更指出,日本前線工廠正面對著「不勉為其難就無法達標的業務」,而僅僅關注目標的管理模式正是日本企業的問題所在。
「日本製造」就像一把兩刃劍,崇優尚智的昨日,成為了自己今日最大的敵人。戀棧於昔日光輝的管理層為保名聲,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前線員工唯有隱瞞真相,默不作聲。結果,這些顯赫的日本企業,還是輸給了自己的精英主義。與歷史上所有上流貴族的墮落,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