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網絡世代,個人資料說外洩就外洩。部分飽受其害的用家與消費者,也開始把私隱的重要性掛在嘴邊。不過有研究就顯示,對於捍衛個人資料,用戶總是講一套做一套,一刻便捷或蠅頭小利,便足可讓他們犧牲資料安全。
史丹福經濟政策研究院教授 Susan Athey 日前發表的研究,就為私隱悖論提供佐證,研究作者指:「人們會說,私隱不受保障讓他們不開心,但他們最終做出的選擇卻和口裡說的背道而馳。普遍而言,他們都不會願意為了保障私隱付出額外時間或金錢。」
快捷重要過私隱
Athey 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的 Christian Catalini 和 Catherine Tucker 合作,利用 MIT 推出的比特幣實驗計劃,測試人們對個人私隱有多著緊。研究以 3,108 名大學生為對象,先訪問他們對個人資料安全的取態,再讓他們註冊網上錢包,過程中可選擇隱私程度不同的服務方案,以此窺看各人選擇的隱私偏好。結果發現,最受歡迎的並非保障較高的服務方案,而是在註冊頁面中排得最高者。例如當私隱保護最全面的方案 A 選項位列頁面最高處時,選用率為 78%,但當它被放於第 2 或更後的選項時,比率也同時下滑至 65%,用家似乎並沒有閱讀私隱保護細節。即使網站後來主動向學生披露當中私隱保障的程度分別,結果仍然依舊。連那些事前宣稱非常關注資料安全的人,表現與不關注私隱者也無異。
此外研究人員又讓學生選擇是否加密網上錢包,為私隱安全提供額外保障。約半數學生曾嘗試啟動加密服務,但當中只有 50% 人完成啟用程序。因申請程序繁複,其他人途中便放棄,折返至當初較簡便的申請程序。
私隱重要,但看來不及時間重要。正如無人會細閱千字文條款,為求快快完成申請程序,不論人家要求你捐仔還是洗 1,000 個鐘廁所,都一律「點擊同意」。方便快捷為先,誰管甚麼私隱保障?
免費薄餅買起個人資料
研究人員又以免費薄餅做誘餌,告訴受驗者只要願意提供 3 個朋友的電郵地址即可獲得,且看私隱何價。結果,不論對資料安全敏感與否,絕大部分學生都為了吃薄餅而選擇出賣朋友的個人資料,而且毫無心理障礙:「只要有回報,大家可以異常輕易地交出個人資料。」
私隱悖論
是次研究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用家口是心非,明明希望個人資料保密,表現卻截然不同,叫人難以摸清其真正意向;二是消費者可能需要比目前更廣泛全面的私隱政策,甚至保護他們的資料不被自己出賣。
Athey 指:「消費者說他們想要私隱,但假設真的有企業推出更好的私隱政策,消費者又是否擁有足夠敏感度發現這些改變?這些企業又是否真的吸引到更多顧客?根據我的觀察,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以為消費者會深思熟慮過手上所有資料,再做最佳的消費選擇,但事實是他們根本不願花時間考慮。當然,現時社交媒體和企業處理私人資料的輕率態度,令人覺得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也是消費者放棄思考的部分成因。
人們考慮是否繼續選用一家社交媒體時,只會關心「有多少朋友在使用這個平台」,而非它的私隱政策有多完善;綜觀各家電郵服務的私隱政策也相當相似,難以區分優劣,更莫說有沒有非轉用新服務不可的決定性差異。結果,無論企業在保障私障上實際表現如何,用戶都「不離不棄」,變相削弱企業改革私隱政策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