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晚年奔走於港台兩地,思考中國文化的前途。
錢穆認為英國的民主政治,不是最理想最完美的生活形態,只是今日還沒有一個比民主政治更好的辦法,那麼只能遵守民主政治。這番話邱吉爾說出來,錢穆認同,因為他目睹過希特拉、列寧、史太林等同期實現其他一度認定比民主政治更好的模式,卻一一失敗。
錢穆沒有明言反對港獨,也沒有贊成,但他在「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和中國文化」一書中指出:這個世界是一個由合而分的世界,不再是由一個兩個強大的國家在領導和宰制的世界。美國、蘇聯都沒有這個資格:
「今天這個世界,照我個人的意見,是一個解放的世界。我們中華民國,中國的民族也是被解放的一個。」
錢穆口中的「解放」,意思不是甚麼「工農翻身作主人」而後「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貪污敗政,而是中國人應該匯聚 3,000 年的文化智慧,走出一條不同於美蘇之間的理想道路。
不必奢言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分立。錢穆指出:中國農業社會,天子在遠,地主、士人、農民,三種階級,自成互相倚賴、互相合作、互相制衡的關係。因為中國是農業社會,農業順從天候自然,因此也追求「天人合一」。地主、士人、農民在中國歷代很多時候,都可以和平共處,中國的制度並不那麼壞。
至於改朝換代時出現農民暴動或朝中偶有暴君,錢穆認為這不是中國政治文化的常態。誠然,錢穆的論說是否有過分理想的成分,是另一回事,但不能否認,在地球一體化的今日,西班牙鬧獨立和分裂,美國則選出杜林普,恐怖主義蔓延,人類在消費和貪婪的迷宮中不能自拔,離「解放」二字目標尚遠。
所謂文化多元,錢穆半世紀前不就指出了嗎?但多元文化不是講鬥爭,也不是講你死我活的排斥。今日打著錢穆神主牌的人,空言紀念先師,能了解這位儒家最後傳人的懷抱者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