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看得見繁榮穩定、選擇性地認知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對不公義之事視而不見、故意混淆自己或真心相信一個假象 —— 在近數十年間,已有不少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方面的研究,證實人類即使面對鐵證如山的現實,仍會選擇性地編輯,以滿足內心的期許。今年「經濟文獻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刊載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報告,就對這些早期研究進行了綜述。
正常人類可以主動透過不同方法搜尋有用的信息。不過,人類還會積極地迴避信息:個人知道信息的相關性,也有餘暇可以讀取該信息,但卻選擇把它忽略掉。以往研究的例子包括:投資者看得見股市下跌,卻忽略自己的投資組合;病人接受性病測試檢查,卻不去取結果報告;專業人士拒絕看同事對工作的反饋;富裕人士傾向避免了解貧困社區,減低特權感,以免自己內疚。
綜述表明,人類自身開發了各種方式,來維持他們的「不知情」,其中一種常見策略是迴避相關資訊。人們沒有可能完全停止接收不符合自己世界觀的信息,只是會輕易地忘記這些令他們不便的資訊,從而作出迴避。研究作者之一,社會與決策科學助理教授 Russell Golman 舉例:「那些不進行基因遺傳病測試的人,可以繼續享受生命,直到自身的病嚴重到無可忽視為止。」信息可以帶來不愉快、焦慮、新的責任感或迫人回想起以往難堪、想要忽視的認知。有時,人類自我過濾資訊,只是希望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過得更開心。綜述另一個作者 George Loewenstein 教授再舉例解釋:「如果人們認為接受某種信息可能會很痛苦,就會經常會避免這些訊息,以幫助他們做出(對自己)更好的決定。例如,一個不太好的教師,即使知道學生反饋可以改善教學質素,也不會如其他老師般仔細閱讀教學評分(因可能會造成不快)。」
如果有些資訊絕對不能忽略,人們就會選擇不同的解讀方法,允許自己的偏見把資訊演繹成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並拒絕改變主意或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忽視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觀點。即使一些證據有科學證明也好,一旦違背了他們的信念,他們都不會相信。
然而,人若生活在自己營造的泡沫中,也要承受現實世界的後果。這些人可能會錯過早期控制和治療嚴重疾病的機會。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不會再頻繁地檢查其投資組合,以作迴避,這就是行為金融學中「鴕鳥效應」。
Loewenstein 認為更好地了解人們信息的偏好,有利於了解信息時代的經濟學規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一項研究表明,接觸更多信息,只會令人們尋求更多理據以支持自己已定下的決策。在某些情況下,社會媒體可以通過選擇性提供資訊,來強化個人的偏見和觀點,從而造成分化。
另有不同研究反覆指出,教育、科學知識和自省的態度,並不能使人擺脫對於新觀點的抗拒 —— 特別是這些新觀點與自己的價值觀相違背的時候。2016 年耶魯一支研究小組指出,好奇心強的人思想較開明,較容易接受多方意見。亦即,如果可以激起民眾的好奇心,他們就有可能變得更容易接受外來思想文化。極權國家為甚麼必須嚴厲控制網絡,也正是出於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