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的年代,即使是家中添置傢具,「平靚正」也是首要條件,不必問出處,也不必理是否耐用,反正便宜,壞了就換,但有美國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一反福特主義下的標準化大量生產,推動製作傢俬應有的匠人精神。
傢具如何才是實用或耐用?傢具是如何製作?它生產於大規模的工廠線嗎?還是由熟練的工匠在一個小工作室所做的精心傑作?它會在一年或十年內「分崩離析」嗎?
Nidhi Kapur 在紐約置第一個家時,也經歷了相同的問題。這促使她在今年 3 月開設了傢具店 Maiden Home ,提供更透明地購買傢具的方法:當客人購買扶手椅或梳化時,他們會收到定期進度更新和技術人員的照片,傢具都是在北卡羅萊納州從工匠手中從頭開始製作的,tailor-made 的成品在下單後 6 週內送到客人府上。
傢具消費模式
開業前她花費 2 年的時間研究傢具行業,發現市場上許多產品都著重如何「行銷」,而不是如何「製造」。10 年前,客戶只可以去連鎖店,或是同時賣不同品牌的小商店選購。今時今日客戶選擇更廣泛,品牌也會利用互聯網來推銷產品,或在 Instagram、Pinterest 等社交媒體,推出現一系列具藝術美感的照片作招徠。
Kapur 說:「我覺得銷售傢具也是同時在銷售夢想和靈感。他們的表現手法華麗,但這是昂貴的做法,有時意味著即使是本身質素低的產品,你也得付上與圖片質素相同的價錢。」
Kapur 的競爭對手中,產自越南或中國的工廠的梳化,售價由 2000 到 6000 美元(約 15,000 至 47,000 港元)不等。傢具表面上看起來很漂亮,裝飾著華麗的面料,她為了掀開傢具的「廬山真面目」,買了其中一張中國製的梳化,把它拆開,她發現墊子是由低密度海綿橡膠製成,會隨著時間而變形。框架則由膠合板製成,而不是烘乾後的硬木,角位也沒有加固。傢具雖仍主要是由手工製作,很多應有質素都已丟失,尤其當優先考慮的是速度和數量時,「當一切都在外地大規模生產,很多元素都會被棄之不顧。」
尋找工匠
Kapur 希望為客戶帶來更低的價格及更優質的工藝。幸運的是,她不用到處找「傢具專家」,在 20 世紀,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是全球傢具製造中心。業務在 20 世紀 90 年代大部分都遷往中國,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更便宜。但是美國仍然有很多熟練的工匠,在各地小型高端精品店製造梳化及扶手椅。
Kapur說:「工匠對於自己的專業很自豪,他們每個人都流著傢具的血液。」她走訪了數十家北卡羅萊納州的傢俱工作室,選了當中 3 家合作。她這樣打動工匠們:數十年來,這些工匠一直在銷售產品予高端精品店。不過,通過與 Maiden Home 合作,他們就可以將產品提供給更廣泛的消費者,擴大其業務。
由於產品是以訂製形式售賣,Maiden Home 讓客戶自己定制尺寸、顏色和質料。但同樣重要的是:她會告訴客人工匠的故事,讓顧客看到他們的工場。她說:「我向工匠們表明,這是一個能成功的機會,我不僅僅只是一般只想要購買他們產品的客戶。」這 3 家工場很快就答應合作。
合作中,她開始看到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被外判到中國等地的感覺,他們對顧客付出高價錢,但只得到低質素的產品感到不值。北卡羅萊納州的工匠長於一種稱為「八方手索(eight-way hand tie)」的技術,旨在製作出最舒適和耐用的梳化。他們發現一些公司也宣傳自己用這種方法製作,但工匠在那些產品中卻沒有看到任何證據。
工匠們覺得這個手作行業正在沒落,Kapur 的目標是為這些工匠提供一個新的渠道以出售他們的產品。 自從品牌推出以來,她得成功售出近 500 件傢俱,這些工廠的產量也大幅增加。客人原本會光顧大型而昂貴的傢具品牌,但相近的價錢,Kapur 用技術成為牽線人,讓顧客看得見工匠製作每件傢具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