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香港的「國王與我」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國人創立的香港大學,在中治時期聘請了一個英國校長馬斐森,任期未滿,已經遇到三大事件:

1. 港大親中教職員掀起種族主義論爭,指馬斐森是英國人,不應出任校長。

2. 港大法學院教授陳文敏升級為港大副校長的建議,遭到中方狙擊。

3. 港大教授戴耀廷被指發動佔中,被勒令須由港大校長解僱,演變為「殺無赦」恐嚇事件,校長須聲明「反港獨」。

香港人很著重港大國際聲譽,而香港特區政府卻放任香港大學的國際形象逐步損毀。

馬斐森來香港,如同 1862 年英國宫廷教師安娜·李奧諾文斯(Anna Leonowens)應暹邏國王拉瑪四世之邀,去曼谷擔任英文宮廷教師,教英文和英國習俗。

安娜去了暹邏,與國王產生「文化衝突」。她發現宮廷不但妻妾成群,而且婦女地位如奴婢。國王極想受到美國總統林肯的承認,但本身不願意政治改革。他想引入印刷機,卻又無意開放言論自由。

安娜在暹邏 5 年,回國後寫了兩本回憶錄。兩本書多次被搬上銀幕舞台,最著名的版本是 1956 年的音樂劇「國王與我」,男主角由尤伯連納(Yul Brynner)扮演,女主角狄波拉嘉(Deborah Kerr)。其中出了名曲多首,是音樂劇的頂峰之作。

「現代化」(Modernization)和「現化性」(Modernity)是兩回事。前者指物質器械,後者指人文精神。第三世界對於學習西方物質科技很感興趣,對於民主自由則視為猛獸。

安娜當年只想教育好下一代,令暹邏的孩子接觸西方,但後來以不愉快衝突告終。一個半世紀之後,馬斐森成為「安娜」第二,而且發生在前殖民地香港,是馬斐森接錯了聘書,還是口口聲聲「與國際接軌」的香港和中國式笑話與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