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港督彭定康在香港演說,提到他曾與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主任王岐山見面,王岐山對法國大革命的激進派領袖羅伯斯比很有興趣。
彭定康透露,王岐山曾與他交談,研究為何法國路易十六王朝在謀求改革時,反而勢力最弱,被要求改革的呼聲最後演變為革命勢力,短短兩三年間,國王和貴族的獨裁,迅即土崩瓦解。
言下之意,彭定康認為:是中共恐懼在政治改革方面一旦有任何放鬆讓步,會像蘇共戈爾巴喬夫一樣,斷送共產黨政權。因此,中國不會謀求任何政治改革。
但是,王岐山對羅伯斯比(Maximilien Robespierre)著迷,恐怕有另一層心理性格的理由。
羅伯斯庇爾到了後期,個人權力獨大。其領導的雅各賓派,操作生殺大權。羅伯斯比每天去到革命議會,取出一張名單,只讀出名單上的名字,衛兵即刻逮捕議會裡榜上有名之人,送交革命法庭,以反革命罪立即判處死刑。
每天羅伯斯比上午抵達議會,議會即人人自危,不知道今天何人遭殃。天天都有唸出名字的人被送上斷頭台,恐怖時代到了無人可以制約的頂峰。
最後革命黨覺得這樣下去,人人都會完蛋,於是密謀政變,密通軍隊,待有一天羅伯斯比上台,又想朗讀名字時,士兵一擁而上,迅速拘捕,即先下手為強,將這個梟雄送上斷頭台。這一年是 1794 年 7 月,史稱「熱月政變」(Thermidorian Reaction)。
中共中紀委捉貪官,也有幾分當年羅伯斯比捕捉反革命的氣氛,一樣人人自危,不知道開會半途,任何人會不會被捕。
讀歷史書,人人心得和動機不同,彭定康揣摩王岐山,又不知猜對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