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很痛苦,如何化苦為良藥?

A+A-

大多人都恐懼失敗。「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根本就是我的能力不足。」「如果能從頭來一次就好了。」失敗,讓人望而生畏。美國研究心理學家 Angela Lee Duckworth 提出成功的要訣在於「恆毅力」,即為完成長期目標所需的恆久毅力與熱情。毅力包括能克服失敗,可是,知易行難,如何做到?

關鍵有二:認知失敗乃成功之母,及三思後真的有行。美國教育基金會 KIPP 在紐約時報教育網的文章就提倡應從教育制度入手,讓學生能培養克服失敗的能力。

文章先從西點軍校的訓練方法略窺一二:「在陰險的森林裡,9 名士兵緊張地在樹林間巡邏。突然警報響起,有爆炸發生,組長遭轟中死亡。餘下的士兵嘗試控制局面,但猶豫不決結果部隊覆滅。」這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模擬訓練情景。負責訓練的長官告訴學員,他們的隊伍任務失敗。對於學員來說,這結果實在是重大打擊。

西點軍校的模擬訓練,是要讓學員在測試後檢視自己的錯誤,培育他們成為卓越的領䄂。人生中少不免會遇上數不盡的失敗,但是有能力從失敗中學習,是成長的關鍵 —— 從失敗中學習能使人謙卑、增強適應力和增添靈活性。可是,讓基金會擔心的是,大多學生從小就被教導成害怕失敗。教育之道,就是要糾正這「歪風」,強調「成長思維」,鼓勵學生從過去的失敗中學習,並要求他們定期反思,而不光光是反芻失敗。

失敗,讓人望而生畏。

教育者首先要調整學生的思維。參考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兩種相反的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與「成長思維」。前者認為成功是天注定的,相信自己一就是會成功,一就是失敗;失敗在他們看來是自己永不會成功的鐵證。擁有「成長思維」的人則相信成功是來自成長,他們視失敗為成長的機會,失敗讓自己知道甚麼地方可以改進,甚麼錯誤應該避免。Dweck 的研究顯示,學童通過接受成長思維培訓(例如了解大腦如何可因應挑戰而成長,及如何應用在學業上),他們的成績確有改善,顯示成長思維是可以通過教育培訓出來的。

其次,校方亦應重塑學校環境,讓學校成為能讓學生遇上挑戰,並從中學習的安全場所。給予學生批評和自我評估的機會,灌輸「失敗中成長」的概念。另外,光是自我反思並不足夠,學生必須根據反思的結果學習如何採取行動。在學期的成績表以外,應納入短期評語與建議,使學生不要對障礙生畏,消除對失敗的恐懼,使他們更願意尋求學術挑戰。培訓這種學習模式,會使他們畢生受用。

西點軍校很早便開始應用「行動後檢討」(After Action Review,AAR)的匯報過程,士兵在任務結束需回答問題如:「甚麼事情本應要發生?」「甚麼事情真正發生了?」「有哪三項東西可以做得更好?」「有哪三項事情表現良好?」通過以上問題,上級和士兵能更有效反思和評估表現。以之為參考,學校也可將 AAR 策略納入短期反饋。

「失敗乃成功之母」,不光是空泛的加勉說話,也不是因為你失敗了,所以下次就能成功。掌握「成長思維」,直視失敗,拆解失敗、化作成長的燃料,失敗才會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