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應該向貓看齊。因為再沒有比貓更冷淡、更無情、更任性,並且絕不任由人類擺弄的動物了!
貓的孤傲是藏在骨子裡的。牠們的基因就證明了,「貓奴」作家三島由紀夫這句描述非常正確。研究顯示,在貓科動物進入人類生活的幾千年後,牠們仍可以自由進出人類圈,而且基因沒有太大改變。
貓在被馴養之前,已與人類共存了數千年。然而,在對家貓傳播的全面綜合研究中,DNA 分析顯示直到現在,除了花貓的鮮明條紋和斑點與以往有所不同外,牠們的基因與野貓相比變化不大。
研究人員調查了過去 9,000 年 200 多隻貓的 DNA,包括古代羅馬尼亞貓遺體,埃及貓木乃伊和現代非洲野貓標本,並將研究結果發表於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報告指出兩大貓科類系譜,對今天所了解的家貓極具貢獻。
貓與人類的初見
家貓的祖先在公元前 4,400 年在西班牙西南部已經廣泛出現。大概 8,000 年前,貓已經會在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的農業社區附近出沒。老鼠被人類文明生產的作物和其他農副產品所吸引,貓則隨著這些囓齒類動物聚集,為了獵食,而靠近人類居住的地方,由此建立了人與貓互利的關係。
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的研究合著者 Claudio Ottoni 說:「這可能是人類與貓最初的相遇,但人類沒有把貓關進籠子,相反,人們或多或少地允許貓馴養自己。」貓奴就是這樣練成的。
另一種貓的血統源流則來自非洲,牠們是埃及主要的貓種,其「版圖」後來更擴展到地中海。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這種埃及貓的友好和溫順在當時可能已虜獲人類歡心。當時的人類可能開始已經帶著貓一起出外經商,以控制交通工具上囓齒動物的數量。
正式入屋的貓
至於正式被馴養的虎紋花貓則出現於中世紀晚期,花貓的基因可以追溯到鄂圖曼帝國,後來亦廣泛出現在歐洲和非洲。到 18 世紀,花貓才普遍與家貓聯繫在一起,而在 19 世紀,愛貓者開始選擇具有特殊特徵的貓,以配出不同的品種。
另一位研究合著者,進化遺傳學家 Eva-Maria Geigl 指出即使貓成為人類馴養的同伴,與以往仍是沒太大變化。家貓看起來與野貓相似,但並不孤僻,能忍受人類和其他貓。
貓也許不完美,但無可否認牠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2010 年,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住戶飼養貓隻總數超過 16 萬 7 千。Ottoni 說:「我們會繼續研究關於牠們的來源,走了多遠,以及牠們對人類有甚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