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劇演員王珮瑜,人稱「瑜老闆」,何以一反常態,不是根據她的姓稱以「王老闆」呢?
在民國時代,「老闆」並非特指開店開廠,或者泡天上人間的族群,而是對戲曲界,尤其是京劇名角的江湖尊稱,按照傳統,戲曲界應該叫「梨園行」。
「瑜老闆」骨格清俊,形象儒雅,短髮、長衫,圓眼鏡,還握一柄紙扇,像從民國穿越回來的人。她是余派弟子,余派即余叔岩,民國「四大鬚生」之一。鬚生和老生不必分得太細,大致有如今天文藝片的「大叔」。余叔岩門下高徒輩出,並有一個女弟子最為耀眼,即人稱「冬皇」的孟小冬。王珮瑜出道之初,也曾獲贈「小冬皇」的榮稱。但是「小冬皇」的名號很難遠播,一來脫不了孟小冬的影子;二來,現在還有多少人聽說過孟小冬呢?
但「瑜老闆」三個字也富有民國的氣派。
在民國的梨園,鼎鼎大名自然首推梅蘭芳梅老闆,大多數的「老闆」都是冠以姓氏,像「瑜老闆」這種單獨用名字的比較少見,這三個字除了有江湖氣,還有一份書卷氣。
在中國有文化的時候,尤其是清末民初,士大夫之間喜歡使用各種字號,有的是官職,有的是綽號,有的是暱稱,有一種小圈子自己人的感覺:譬如李鴻章稱「伯相」,是從他封號肅毅伯而來;張勛稱「辮帥」,得自他的辮子軍;吳稚暉可稱「稚老」,章太炎還戲稱陶成章為「煥強盜」,因為對方字「煥卿」。
為甚麼今人開口閉口,總說「民國風流」?民國跟當今的區別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有文化和沒文化。民國時代有文化,原因在於受到當時強勢的西方文化影響,廢除帝制,建立國會,更令傳統由男性壟斷的士大夫文化得到解放,向平民傳播,而出現中國史上從未有過的局面。同時遺老遺少仍在,他們退出原本的廟堂,不得不融入新的江湖,而各種奇人異士,新的風氣和舊的文化薈萃,才產生所謂的風流。
江湖就是沒有極權的散亂狀態,是許多自成一格的圈子,自立規矩,自成一派,自己做主。江湖可以是各大軍閥的地盤,可以是租界公館,可以是鏢局、漕運、新聞界、娛樂業、藝術展、煙花巷,或者梨園行;沒有大獨裁者,沒有統一口徑,許多人身在江湖,講規矩重道義。那時候的中國人,還會寫詩詞、聽京戲,會用典,還抱拳作揖,逢年過節還有情懷的講究,尚存文化的氣質。
當然這一切已經風流雲散,但是京劇這個小圈子,也和很多手藝行業一樣,通常慢時代節奏幾拍,還有機會講規矩、資歷、家學、門派,堅持一點點食古不化。瑜老闆是女兒身,但一上了星眉劍目的妝,便令人產生錯覺,再看戲台上華麗的峨冠博帶、雉雞翎子、雪白的水袖和皂黑的長髯,在鑼鼓琴瑟的鏗鏘之中,由虛幻變得真實,恍惚那些魂魄又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