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點我們所知的事實:二戰美日沖繩島戰役期間,雙方死傷約有 20 萬人,當中沖繩當地平民的死亡數逾 10 萬。
對於至今活在和平歲月的人來說,戰爭的殘酷並非我們親眼能看見的,以上的死傷數字超乎我們的想像,能「經歷」的方式只有藉由故事體會了。當然,故事是揉合了客觀事實與主觀創作的產物,共通語言是觀者的情感連結,曾經發生的事實反而不會是主角,我們關注的是故事主人翁如何在殘酷慌亂、你死我活的戰爭情境之中求存。
上年底由 Mel Gibson 執導的電影「鋼鋸嶺」(Hacksaw Ridge),正是這一類作品的表表者,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軍醫 Desmond Thomas Doss 基於堅定的信仰而拒絕攜帶武器上陣,但在講求攻擊性與紀律的軍隊之中,他的信念與行為顯然格格不入,亦因而一度受到長官與同儕的排斥和霸凌,嘗試強迫他這個「異類」離開軍隊。
因為,他人無法理解他的信念;就算理解,在社會主流的價值觀之下,亦無法認可他的選擇和堅持。結果,他還是一直堅持下來了。撼動人心的是,在沖繩島戰役之地鋼鋸嶺上,面對日軍毫不留情的攻擊,連同袍也撤退了,他不但獨自一人存活下來,還單靠個人之力,在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之中奮力拯救了 75 位同袍的生命。
他堅持與深信 —— 神會幫我再救一個。一個人堅持不殺傷他人(他是素食者,也不會殺傷人類之外的生命),深信拯救生命有其價值,在受到他人的不理解與排擠下,以實際行動在戰場上救助了眾多的生命。不過,在感動的同時,回到現實裡,相對於戰役中近 20 萬的人死傷,他拯救的人數難道不是仍少得可憐嗎?可是,觀影的我們還是被觸動得不斷掉淚。所以,當中的關鍵是,生命真的可以單單以數量去衡量的嗎?這個問題實在是充滿著矛盾與不解。
正如導演安排他救下軍中長官的一幕,在拯救的過程之中,長官為了存活殺害了更多的敵人。如果他救下的是一個人的生命,為甚麼要讓這個人殺死更多的生命呢?或許,觸動我們內心的,真的不是數量的多與少,而是我們看見與聚焦的是甚麼。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該如何衡量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