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磨人,人們唯有從故事中逃避片刻,尋覓快樂 —— 這是許多人對「故事」作用的解釋。然而,如果故事真的是只求歡愉,讓人逃避現實,為何數之不盡的幻想小說、電影電視劇都以「苦難」為主題?為何大部分好故事都總是有位飽歷風霜的主人翁,要碰上種種生活危機、難關重重?在「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中,作者哥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深入探討「為何地獄總是故事的常客」。
尋找歡樂還是探索殘酷?
人們為何需要小說或電影故事?很多人會簡單解答:生活苦悶,而故事令人感到愉快,人們可以透過故事從現實中的沉重壓力中解脫,逃避半刻。可是,哥德夏在「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The Storytelling Animal)一書稱,如果上述理論成立,人們期待的故事,應該都正面樂觀,不存在受苦受難。明顯,現今我們閱讀或觀看的故事,尤其是好故事,都不符此見。
早於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已在「修辭學」中指出小說有一弔詭之處:它們之所以引人入勝,乃因它能帶給讀者歡愉,但事實上,大部分小說的情節都充斥著沮喪與焦慮,傷害與衝突,無不讓人不安。的確,伊底帕斯刺瞎自己雙眼、「哈姆雷特」的大屠殺結局,到今日的流行故事如「權力遊戲」,都盡是殺戮與暴行 —— 人們卻十分喜歡這些與輕鬆無關的故事。
所以,哥德夏的說法有其道理:如果故事單純是願望的實現,根本無法吸引讀者;觀乎世界各地的古今名著,中心內容都是「人」和「麻煩」,而「故事=主角+困境+試圖解脫」就是故事的主要公式。哥德夏續指,雖然有各種流派的小說家嘗試衝破這框架,但無疑他們的作品無法讓大多數人樂於其中,只能賣給文青和大學生等少數人群。
小說的虛擬現實:地獄訓練營
認清了(好)故事有其「公式」,多是圍繞著人類面對的巨大困境,如生與死,性與愛,征服與被征服等母題後,下一個要必須問的問題即是「為何人類的故事總是集中在這些大主題上?」哥德夏提出,這條問題的答案也就是故事存在於世的主要功能:為了人的心靈的塑造。
哥德夏認為,故事讓人可以無須負擔高昂成本就能得到替代經驗、體驗感覺;故事在讓讀者體會快樂、希望、絕望、恐懼與憎恨的同時,不需實際去承擔現實中它們伴隨而來的風險。換句話說,故事可謂是歷史悠久的、古老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裝置,讓看故事的人代入虛構情景,模擬、經歷以及體驗各種人類問題。
他的觀點實有神經學研究支持。根據「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一說,人類的神經不但在自己做動作或經歷某事情時活躍,即使看到其他人的動作或經歷都會有反應,這是因為「鏡像神經元」會在大腦中複製我們從故事看見的苦難,繼而令我們身同感受。但是,我們在閱讀和觀看故事的過程中明白:故事主角會替我們受難,於是,我們喜歡故事,故事讓我們可以安全地在模擬環境中「練習」,增加處理真實問題的能力,對我們的未來的生存有利。
哥德夏引述心理學家的研究解釋,如果以社會能力與同理心作指標,喜歡閱讀小說的人比起習慣閱讀非小說的人擁有較好的社會能力 —— 當然,也有愛故事的人是書呆子或繭居一族 —— 但這不否定故事有讓人模擬世界的能力。「地獄」,也因為要切合我們的心靈需要,讓我們練習如何回應生活中各種挑戰,而成為了故事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