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稱、金曲歌詞、名人大事…… 總是說到嘴邊,卻又說不出口,苦苦想了半天,仍然毫無頭緒。你問有甚麼好掙扎?直接求問 Google 大神,3 秒不就有答案?有些人卻「冥頑不靈」,說怕依賴網絡,終會荒廢大腦,堅持只靠記憶,拒絕查詢谷歌。(雖然大部分最終不是屈服就是無解。)
旅遊兼美食記者 Dana McMahan 發現自己同樣善忘,過去的人事物都像過眼雲煙,愈是回憶愈想不起。接著她開始胡思亂想:是否殺死太多腦細胞?還是手機養懶大腦?為了尋求答案,她親自進行實驗,凡有問題都不上網搜尋,僅用記憶找出答案。一周後她請教名醫 Richard Carmona,看看停問 Google 以後,腦力會否有所提升,沒想到答案竟與想像完全相反。
曾任美國醫務總監的 Richard Carmona 著有 Canyon Ranch 30 Days to a Better Brain 一書,他指大家終日機不離手,與大腦是否懶散並無關係。「其實你的大腦反而參與更多,因為你在提供更多資訊。」這種持續的資訊灌輸能助人建立更多神經網絡,實際上幫我們記住事情。但更重要的是,拒絕「即查即有」的答案,倒去勉強自己翻遍記憶,其實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Richard Carmona 解釋,試想像大腦是台電腦,檔案都被分門別類。像家居地址及親朋姓名等重要資訊,會被存放在前列及中間,較次要的則被堆放一旁。「它們都被歸檔放在後頭。問題是,你怎樣喚起它?」因此,那些閒談時才會提及的事,你無法即時記起,其實是極其正常。「這並非代表你的腦袋變懶,只不過是 Google 找得更快。」Carmona 如此說道。
換言之,Dana McMahan 的實驗失敗,拒問谷歌無法令大腦升級。Richard Carmona 認為,假如真想訓練認知能力,多玩填字遊戲可能更好。若要預防患上腦退化症,健康飲食、充足睡眠、保持運動亦同樣重要。當然,如果想要考考大腦,看能知多少能記多少,不妨繼續遠離谷歌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