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培育出來,還是天生的?千古辯題,這次又有人說是前者。
教育作家及記者 Wendy Berliner 日前在衛報撰文,介紹他與另一名教育專家 Deborah Eyre 合著的新書 Great Minds and How to Grow Them ,談論教育方法之重要,提出大多兒童其實具備相差無幾的潛質,要成功,得宜的教育方法遠比高智商來得重要。
七月中,伊朗數學家米莎卡尼(Maryam Mirzakhani)因患乳癌以 40 歲英年逝世。米莎卡尼是加州史丹福大學教授,三年前贏得有「數學諾貝爾」之稱的費德斯勳章(Fields Medal)。Berliner 先她的童年為楔子,說明天才的童年不一定光芒四射。
米莎卡尼出生在德黑蘭的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是工程師。她少時並無甚麼驚人的表現,除了經歷過兩伊戰爭外,遭遇平凡。米莎卡尼後來成功入讀一間門檻頗高的女子中學,不過其時她不愛數學,而喜歡閱讀。在初中的幾年,她的數學成績並不彪炳,後來因兄長分享的經典數學問題「由 1 加到 100」的解題方法而激發起對數學的興趣。機緣巧合下,她得到校長支持,參加了 1994 年的奧數比賽,開展了她在「數學史」上的個人篇章。
又例如現代物理之父愛因斯坦,童年時學習說話特別遲緩,長大後學術成就顯赫。結合米莎卡尼的經歷,在 Berliner 看來,即使小時不甚了了,也無礙日後的成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Lewis Terman 於 1921 年起進行的研究也可得出同樣結論。他追蹤 1,470 名小時候智商測試表現優秀的人的一生,最終沒有一人成為 Terman 預期的偉大思想家;反而因智商不達標而被 Terman 排除於研究外的兩人 —— Luis Alvarez 與 William Shockley —— 後來卻成為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
Wendy Berliner 與 Deborah Eyre 相信,除非有認知障礙(cognitively impaired),只要向學童灌輸正確的治學態度和方法,啟發他們的好奇心、堅毅和勤奮,大多數人其實也可以在學業上有好的表現。因此,學校的支援相當重要。
那麼是否真的有天才兒童呢?Berliner 舉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 的研究作例子,Ericsson 調查音樂、體育等領域的傑出成就者,提出他們的表現關鍵不在於天份,而是辛勤不斷的練習,要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大約要花上 1 萬小時。Ericsson 在記憶力方面的研究顯示,接受過記憶技巧訓練的人,其表現也可以超越本身被認為記憶力超群的人。
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對於兒童發展尤關重要。美國教育學家 Benjamin Bloom 在 80 年代進行研究,觀察在芭蕾舞、游泳、鋼琴、網球、數學、雕塑、神經學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才。研究發現,他們的父母大多鼓勵子女在感興趣的方面發展,父母本身亦展現對工作的熱情和勤奮。
有衛報讀者留言質疑,到底米莎卡尼與愛因斯坦這些例子,真的能否定「天才」的重要性嗎?事理很多時並不是非黑即白。天份讓人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樓;而以香港的教育制度來看,求學等於求標準答案求分數的倒模式生產,學生的「好奇心」隨之遭抹殺,結果就是事倍功半,因循守舊,難言成就。比天份更重要的,是一顆對世界、對知識如渴如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