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是甚麼?官方介紹說它是促進人際交往的「社交媒體」,但也有用戶視之為推廣個人創意的「宣傳平台」,又或當它是一條電視頻道,接收不同資訊。如此眾說紛紜的現象,呼應了最近一項由美國楊百翰傳理學院針對 Facebook 用戶而作的研究結果。研究顯示,儘管用戶使用 Facebook 的體驗各有不同,卻可分成四類人:關係建立者、櫥窗購物者、街頭公告者、自拍者。
研究人員找來 47 個 Facebook 用戶,並請他們就「Facebook 是壓力來源,使我感到抑鬱」及「Facebook 是請人幫助及取得所需的即時途徑」等 48 條陳述句評分,看看這些句子能否代表他們的意見,然後學者再訪問每個參與者,收集更多數據。研究結果將這些用戶歸納作以下四大類別,雖然這四大類別不一定與每個人的想法完全匹配,但你還是可以找出最切合你使用態度的一類:
1. 關係建立者
第一類人為「關係建立者」(relationship builders),他們視 Facebook 和寄信、講電話一樣,都是用來鞏固家庭和人際關係,Facebook 是他們線下生活的延伸。學者又解釋,這類人不會把 Facebook 想成一個「開放的虛擬社會」,反而更認同「Facebook 有助我向家人表達愛,並讓家人愛我」。對於他們來說,Facebook 為他們提供一個與家人朋友分享個人日常生活和資訊的平台,因此,他們亦較常上載相片影片,和在他人的分享的帖文中留言。
2. 櫥窗購物者
第二類人稱為「櫥窗購物者」(window shoppers),顧名思義,就是「只看不買」的用戶。他們感受到某種使用 Facebook 的「社交責任」,認為 Facebook 是現代生活逃不過的一部份。然而,他們甚少在網上透露個人生活,又或對他人的帖文分享讚好留言。這類人認同「要與他人保持聯繫就要用 Facebook」,但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表示:「我寧願在 Facebook 之外過自己的生活。」
3. 街頭公告者
第三類人是「街頭公告者」(town criers)。在古時,西方社會的「街頭公告者」會手執搖拎,在街頭替政府或法院向公眾宣佈決定或命令;而此處所指的「街頭公告者」視 Facebook 為演講台,無論親疏,樂此不彼地向認識的人分享新聞、邀請別人參加活動。這類人多是記者、社會運動參與者,對於他們來說現實生活與網絡世界不完全一樣,所以,他們也甚少在 Facebook 上透露個人資訊。如要與人交流,他們反而更愛打電話、傳短訊。
4. 自拍者
第四類人為「自拍者」(selfies),這類人是現今網絡世代的典型:他們會與「關係建立者」一樣在 Facebook 分享個人照片影片,但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傳遞愛,而是為了受人注目。他們同意,每當自己收到愈多讚好,就愈感受到同儕認同。另外,「自拍者」也在四類人中最不介意自己在網絡上的形象真假。現時針對「自拍者」的研究眾多,也有人指透過這類人可看出社交媒體的問題。
研究對象只涉 47 人,樣本甚少或會惹來質疑,但負責研究的學者表示,他們採用了「Q 方法學」(Q methodology),以多角度分析參與者的主觀感受,故此即使抽樣對象不多,也具相當代表性。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是次研究僅涉 18 至 32 歲的美國人,外國人或較老長的人不在分析之列,有其局限。
無論你屬於哪一類人,都要明白 Facebook 只是人的工具之一,不要讓工具反客為主,騎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