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DNA 化驗及身分鑑定到要多久?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上週三,警方公布了 5 月初九龍灣姦劫案 DNA 化驗結果,證實疑犯 DNA 與女受害人身上搜集到的 DNA 吻合。消息一傳出去,很多朋友都私下問我到底化驗這麼久是否合理。我先不在這篇幅評論疑犯疑似自縊的部分,客觀來說,這次化驗所用約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公佈結果,其實沒有不合理之處。

在犯罪電視劇或電影上,大家看到 DNA 化驗都是「呢頭拎去驗,果頭就出報告」。但事實上,並不絕對如此。這種法證證據所需的化驗時間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化驗所本身工作量有多龐大。

不光是香港,即使在美國,很多這類 DNA 化驗等都是送到政府化驗所或是大學裡的化驗室。首先,本來化驗室可能已囤積大量樣本。除非必要,否則都是按樣本送進來的次序來化驗。香港 DNA 化驗多半都是由政府化驗所的小組負責,而政府化驗所平常的負荷量已經很大,兩個月化驗時間,已經不錯了。

的確,美國有些執法單位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把 DNA 結果交到警方手上,但絕對是少數。有統計指出,在美國其中 201 所警方及政府化驗所裡,DNA 及其他化驗樣本的化驗時間最短可以在 20 天或以內完成,而最長則可以是兩年,平均等候時間約 152 天(相當於 5 個月左右)。學者進行這個統計的原因是覺得州立政府及執法單位在這方面的透明度不足,希望藉著統計來讓大眾了解真實情況,沖淡媒體帶來的錯誤印象。

同樣情況亦出現於 6 月初英國 Grenfell Tower 那場大火的屍體鑑定及辨認上。到現在,共有 21 人已經由家屬辨認及證實死於火災中。但由於警方指應該有最少 80 人遇難身亡,因此有關專家還在努力。其中一個為增加辨認過程難度的因素是其「開放式」(opened)環境(反過來解釋,「封閉式」(closed)環境是類似飛機失事等,能夠清楚提供客人及機組成員名單。),開放式環境令收集比對樣本,即比對過程相對困難。

如此災難性事件,家人在情緒受影響的情況下,唯一可以做而又能幫忙加速鑑定工作的,是盡可能提供更多死者生前資料,任何有關牙齒的牙醫記錄、骨折、手術記錄、植入物等等都是極有用的資訊。可惜,由於這次事故為火災,而地點亦是住宅,DNA 比對的可用性大大減低(因沒有比對樣本以及烈火會破壞所有有機物質,包括 DNA)。

英國警方指,最終鑑定結果起碼要到 2017 年年底才能完成及公佈,令生還者及家屬壓力更沉重及不忿。於情理層面上當然能夠理解,但同時亦應了解到,報告結果必須以精準科學作為前提,確保用所有可行的方法,還死者一個身份。

參考資料


1. Fairgrieve, S. I. (2007). Forensic Cremation Recovery and Analysis. CRC Press.

2. Hayes, J. (2010, February 17). Forensic Testing Turnaround Times in 50 States. OLR Research Report.

3.  Jolly, J. (2017, July 08). The painstaking task of naming Grenfell’s victims. BBC New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