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在搵好工?從德國雙軌教育談起

A+A-
圖片來源:Universität Stuttgart / Frank Eppler

林鄭月娥新官上任,隨即公佈新增 50 億教育開支,包括向修讀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及升讀銜接學位的副學士畢業生,提供每年 3 萬元資助。新補助將鼓勵更多青年就讀自資大學課程,短期或可安撫人心。運用社會資源辦教育,大家總希望資源用得其所,不過,學習的出路可不只升大學一途,例如德國的職業教育目標是培訓專業技術工人。

德國雖然發明了現代的大學體制,現時卻只有約 38% 的人選擇接受傳統大學教育,在經合組織中幾乎名列最尾。德國在上世紀發明了另一套別樹一格的教育制度——需要同時接受學徒訓練和課堂教育的「雙軌制」。德國如此強勁的製造出口業,或該歸功於這套雙軌制。德國現時的失業率低至 3.9%,相比希臘的 23.2%,意大利的 11.7%,德國成績驕人;去年的貿易順差佔 GDP 總額高達 8.7%。德國的藍領工人,社會地會並不低下。

德國 Waldarbeitsschule Kunsterspring 學校的木工學徒 圖片來源:Waldarbeitsschule Kunsterspring

德國目前約有 350 個職業設有學徒訓練制度,包括製造業及服務業,政府部門、商會與企業各方均協力參與其中。學徒接受訓練後,無論是成為金匠、汽車技師,還是學習食品生產管理成為餐飲經理,其資格都受全國認可。而學徒在培訓過程中可以得到企業津貼,一般低於市場工資約 20-60%,企業可以從中節省開支。當然,職業教育不等於就業保證,學徒在畢業後,未必獲得原來企業聘用。2005 年曾有數據顯示,近 3 分之 1 的學徒,在畢業首年都處於失業狀態。不過,德國 08 年起即使經歷了歐美金融危機,失業率竟是拾級而下。

雖然就業總比失業好,但德國學童約在 10 歲時,便要分流到三種中學,這很大程度決定了他們的一生。第一種是「基礎職業中學」(Hauptschulen),以前是職業雙軌教育的主要招生來源,而在此類學校未能升上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將進入不穩定的過渡學校。第二種是「專科中學」(Realschule),為目前雙軌制主要生源。至於在初中成績較佳的學生較多選擇「文理科高中」(Gymnasien),為進入大學高等教育的主要路徑。

德國經濟在戰後迅速復興,許多人緬懷當年製造業的黃金年代,但歷史遺留的制度,正面對多元經濟的挑戰。職業學徒與大學學生的收入分配相對平等,但機會卻不平等。學童不但年紀輕輕便要選定日後職業路向,而且這種分流往往還帶著世襲性:父母曾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童,他們升讀文理科高中的比率,較沒有相關背景的高 4 倍。

出生率下降,學童人數減少,德國有些城市如漢堡、什列斯威-好斯敦等等,正將中學三級制合併成兩級。另一項趨勢是,職業學徒也較以往容易得到大學學位,讓大學教育與職業培訓的差異減低。如汽車生產商 BMW 就派出 4 分之 1 的學徒到應用科技大學。這些應用科技大學的學生,約有 40% 並非來自文理中學。

此外,工業自動化趨勢亦讓人擔憂將來大量職位會消失。德國固然不能在職業教育的制度中故步自封;另一方面,其他地方亦應借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框架,是否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出路,給予地區年青人更多成長的選擇和機會?

有報道據統計處數據發現,現時香港大專生起薪點與 97 年時的水平相差無幾。教育之道不僅限於搵好工,但無可否認工資起薪點反映青年的發展機會。香港不少中學生以得到專上學歷為目標,在花費多年光陰追逐學位後才發現,社會的就業機會未能讓他們一展所長。德國的職業教育雖然有過早分流的弊病,可是優良的職業培訓的確讓不善讀書的青年有另外出路。香港未來教育政策,應汲取各方制度經驗,取有餘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