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峰會剛於德國漢堡舉行,美國總統杜林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交流為其一焦點,大眾觀望走向保護主義的美國與主張自由貿易的德國之間的角力。現時德國為歐洲的大哥大,在早年歐洲經濟危機中,便力主債台高築的歐洲多國實行緊縮政策。
可是德國真正「再偉大起來」只是近 20 年來的事,德國也曾在 90 年代面對經濟衰退。「德國製造」後來成為品牌保證,品質高,價錢好,造就德國出口製造業神話;可是人人都愛德國貨,德國出口強勁,卻造成貿易逆差,變相是德國在儲錢,他國在借錢消費,對世界經濟竟未必有利?最近一期「經濟學人」刊登文章,細說了為何德國愈成功,為其他國家帶來負面影響的前因後果。
杜林普提出德國的貿易順差去年高達 3,000 億美元,為全球最大;排第二的中國亦只有 2,000 億美元,他揚言解決方案或許是停止進口德國汽車。可是,經濟學人指出,這並不是德國刻意的重商主義政策所致,最根本的原因是德國人消費少,出口多;而其消費低是由於人民收入不高。
在經常帳結餘(Current Account Balance)中出現盈餘,即代表該國從出口及從國外得到的收入,大於入口與支付外國的金額。德國自 1950 年起,近 3 分之 2 的年份出現盈餘;2000 年起,經常帳盈餘佔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更節節上升。德國儲蓄強勁的同時,代表其他國家出現赤字,即以借款來支撐經濟學上的「總需求」。
德國現時的失業率低至 3.9%,相比希臘的 23.2%,意大利的 11.7%,德國成績驕人。事實上即使經歷了 08 年的金融危機,德國的失業率還是拾級而下。而去年的貿易順差佔 GDP 總額高達 8.7%。對於這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德國人以此為榮,認為有必要多賺錢多儲蓄,以應對德國人口老化等危急問題。
可是,德國在 90 年代曾經歷經濟衰退,那時失業人數達 400 萬人,失業率達 10%。一方面當時德國政府為免東德居民湧向西德移民,給予其優厚的生活保障;另外亞洲與俄羅斯自身也面對經濟危機,德國欠缺出口市場。德國一度遭戲謔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可是,德國找到扭轉局面、提升競爭力的方法。
在 2000 年至 2007 年期間,德國每年的工資增長率只有 1%,而 OECD 國家平均增長為 3.5%。德國政府沒有強制要求壓低企業的工資水平,據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教授 Christian Dustmann 的研究,這是來自德國根深蒂固的勞資合作關係。
工會在公司董事會上設有代表,他們考慮到工資上漲或會影響競爭力;另一方面,企業會提供其他福利,如培訓機會及靈活的工作安排。企業與僱員的良好關係,讓企業在經濟衰退時期能應對挑戰。經濟不景時,企業盡可能留住員工,例如嘗試減少工時。90 年代中,企業採用了彈性工作時間的制度,如加班工作的時間,可在日後換算成有薪假期。
經濟學人補充,還該歸功於 2002 年時執政的社會民主黨,面對高企的失業率,他們聽取業界建議,收緊了長期失業人士的福利補助,要領取失業津貼,申請人亦須證明他們已積極找工作。社會民主黨的一系列改革讓德國重回正軌,同時亦讓他們流失藍領選民的支持,於 2005 年失去執政領導地位。
高效率和工資水平不高的德國工人,使德國製造業極具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德國人的消費水平並未隨經濟發展而增高。2005 年至今,德國消費支出佔 GDP 比例呈下降走勢,走勢與德國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相當一致:即德國經濟好了,但德國人的收入進不上經濟發展速度,花錢不多。德國是自由貿易的得益者,可是假若貿易順差持續增大,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便愈來愈大,甚至令他們實施保護主義政策,屆時則兩敗俱傷。經濟學人文末建議,德國應多花錢增加開支,投資在教育和基建上,避免國家過份儲蓄;另外就是,德國工人是時候要加薪了。